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健康科普详细

疫情期间发烧了怎么办?

  |   2021-02-26 15:05:40


疫情期间发烧了怎么办?


    在防疫状态下,不少人可能选择硬扛或者自行服药,这种做法可能会掩盖真实病情。为了配合防疫,出现发烧症状时,请不要自行服用退烧药,一定要去发热门诊做检测。早做检测,早出结果,早做应对。另外,不是所有发烧都需要紧急服用退烧药,有些情况不宜急服退烧药。


哪些情况


    退烧药不急吃


发热,其实是人体内的免疫“战士”白细胞与细菌、病毒等斗争时,产生的热量,使体温升高。如免疫系统取得初步胜利,体温就会逐渐下降,此时人才会浑身出汗,此阶段称为“退热期”。所以,不仅是疫情期间,任何时候发热都不应该过早服用退烧药,以免掩盖病情。


低于38.5℃

38.5℃以下的发热,一般属于身体免疫功能可应对的范畴,不必吃退烧药。此时应多喝水,并采取物理降温即可。

已经服药

已经服用退烧药却没起效,4小时内不宜再次服用(不要为了快速退烧,擅自加大用量),目前最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多数在2小时内起效,平均起效时间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用得太勤,可能引起肝肾损伤。

温馨提示:布洛芬等退热药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天。感冒引起的体温升高通常持续2~3天,超过3天,病情可能变得复杂,最好到医院就诊。

慢病患者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会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药前应咨询医生。有支气管哮喘、消化道溃疡、心脏等疾病的患者应优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引起的发热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因服用药物导致的发热。常见包括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肿瘤药、抗组胺药、抗结核药等。发生了药物热也无需紧张,首先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多数患者停药48小时内可退烧。

  物理



降温


体温降到38.5℃以下时,机体的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得到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措施调节,此时停药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物理降温简易有效,对孕妇、儿童或老人等不宜用药的人更适用。


冰袋降温法

适用于体温39度以上的高热患者,部位为腋窝、腹股沟及腘窝(膝盖后方凹陷处)等血管丰富处。


每次应放置10~30分钟或遵医嘱,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长时间使用者,应休息60分钟后再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


注:如有局部皮肤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立即停止使用。


温水擦浴法

适用于低烧,用32~34度的温水擦拭患者皮肤,将高温传导发散。


擦浴时,头部放置冰袋,防止表皮血管收缩、头部充血;足底置热水袋,使患者感觉舒适,也可减轻头部充血。按双上肢、背部、双下肢的顺序擦拭,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稍用力,并延长时间,以促进散热。擦浴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患者着凉。


注:擦浴后,应观察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感觉异常等症状。


酒精擦浴法

多用于40度以上的高热患者。将纱布或柔软的毛巾用25%~35%的酒精蘸湿,拧至半干,水温保持在32~34度。


在腋窝、肘窝、腘窝、腹股沟、手心处进行擦浴,避开胸前区、腹部、后颈部。


注:擦浴过程中,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如果发烧时伴随有呕吐、腹泻,或者持续的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也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