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我院大型设备检查排队等候时间长、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临床检查诊断压力,2020年6月13日我院成功安装了荷兰飞利浦1.5 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MRI)。
我院购置的核磁共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检查设备,无X线辐射,对人体无危害。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高端核心技术,已有近30年临床应用历史,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硬件平台和软件技术不断更新,临床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图像非常精细、清晰、逼真。MRI检查具有无X 线辐射,不用对比剂清楚显示心脏、血管和体内腔道,可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精确等优点。临床适应症广泛,全身各系统均可运用,是颅脑、脊髓、骨与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部位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高质量的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以前无法看清的细小病灶,发现以前无法发现的疾病,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1.5 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的优势在于:
(1)场强高,获取的信号强,图像更清楚,有利于微小病灶的检出。
(2)数据采集通道增多,扫描速度加快,较低场机器每部位平均缩短约5分钟检查时间。
(3)头部水抑制技术(FLAIR),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新梗塞与脑软化灶。
(4)弥散加权成像(DWI ),用于超急性期6小时以内脑梗塞诊断。
(5)脂肪抑制技术,有利于某些病变的显示,在一些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如骨挫伤,骨坏死,脂肪病变与出血病变的鉴别。
(6)新增“BLADE刀锋伪影成像技术”,可以克服一些不自主运动造成的伪影,保证图像质量,使一些稍不配合的病人检查成为可能。
(7)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AVM,和弥漫轴索损伤所致微量脑出血。
(8)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MRU),清楚显示胰、胆管、泌尿系统。
(9)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效果好于低场机器。
基于上述优点,目前我院MRI主要用于:
(1)头部及五官:如脑先天性病变、脑缺血性病变、脑出血吸收期、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炎、脑脓肿、眼眶耳部及鼻窦常见病。
(2)颈部:如鼻咽癌、咽喉肿瘤、颈部软组织肿物。
(3)胸部:如纵隔肿瘤。
(4)腹部:如肝胆胰脾肿瘤,胆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癌、直肠癌、子宫附件肿瘤。
(5)脊柱:如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脊髓先天性病变、椎管内肿瘤。
(6)四肢关节:如骨关节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积液,韧带损伤,骨挫伤),骨坏死,骨肿瘤侵犯程度,软组织肿瘤。
(7)血管:如胸、腹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头颈部血管成像(但不能区分软斑块与硬斑块)。
实际上,MRI与CT是两种不同原理,各有特色,利弊互补的影像检查方法,概括讲,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病变的组织来源,比较适合一些软组织的检查,但由于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不适合躁动患者,由于不同时期的信号差异,一般也不适合于急性期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也有一些情况是不能做磁共振检查的。1.5T超导核磁共振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院影像诊断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临床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