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健康科普详细

“新冠”肺炎会通过放屁传播吗?

  |   2020-02-27 10:59:31

近期

微博上出现了一条

有味道的热搜

8yMKqcppEEywhnbb2UnzHw==.jpg

据媒体报道,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近日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冠病毒,证实了粪便中的确存在活病毒。而在2月22日,广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团队证实从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也分离出了新冠病毒。

sj9wEBIo6UaIjiysGbCNOQ==.jpg

对于此情此景此现象

网友们众说纷纭

于是就有网友脑洞大开:

“屎尿都有了,不会屁也有吧”

PHH7tFmHS0-rbyfA1Wk2jw==.jpg

当你气沉丹田,凝神皱眉、猛然一个放松,就像胖五上天的那一刹那,你制造了一个屁,而这个屁就属于气溶胶的一种。


你肠道中产生的气体混合着各种细菌杂质喷涌而出,喷出了屁。打开一个热感应摄像机,你会清楚的看到一个气溶胶扩散的瞬间。

我们都知道“新冠”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增加了新的可能传播途径——气溶胶传播,原文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这句话中其实提到了3个关键词——“相对封闭的环境”、“长时间暴露”和“高浓度气溶胶”。


可能有人就只会看到,气溶胶,屁也是呀,那岂不是会?


KUG3Q_GvLUe9pny4_z7UEQ==.jpg


不慌,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屁里有微生物吗?


我们之前曾经提过,屁含有400种成分。在气体成分中除了氮、氧之外,绝大多数的气体都是由肠内细菌制造出来的。


其中主要的成分是氮、氢、二氧化碳、甲烷、氧等无臭气体,及微量的氨、硫化氢、粪臭素、挥发性胺、挥发性脂肪酸等形成恶臭的气体。即使将产生恶臭的全部气体集中起来也只占排出的屁不到1%的含量。


早几年前,就有一位爱思考的博士卡尔·克鲁塞尔尼基(Karl Kruszelnicki)与堪培拉的微生物学家卢克·田纳特(Luke Tennent),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让一位同事在离培养皿5厘米远的地方,对着放屁。然后将吸饱了人生之气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等第二天再观察培养皿上是不是有细菌的生长。


当然,作为“严谨”的科学家,对照实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先是穿裤子对着培养皿放屁,然后是脱了裤子对着培养皿放屁。


OFgLiq5v00etErvWgFnlng==.jpg


结果又是如何呢?脱了裤子对着放屁的那个培养皿中出现了两种不同形态的菌落,而菌落分布呈圆环形。之所以会长成这样,他们推测可能是由屁造成的气流对培养皿产生的冲击形成的。(理解成冲……冲击波就好!)


那么这个细菌对人有没有危害呢?大家不必过虑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两种细菌是肠道和皮肤表面的常见菌,也就是无害的细菌。用他们的话来说呢,“实际上,它们类似于酸奶中发现的‘友好’细菌。”(酸奶:为什么要cue到我!)


而隔着裤子对着放屁的那个培养皿上并没有菌落的产生,这表明衣物还是起到了过滤细菌的作用。


所以,只要穿着裤子,大家并不需过度担心放屁会造成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于是,最后的结论就是……不要在食物附近放屁

2DoZoPeG9UuNrcDsFsaYrQ==.jpg

尽管以上实验是针对细菌的,对于病毒的话,大家也可以用它来进行参考。而且,实验中的放屁者离培养皿的距离非常近,只有5厘米,相信在正常情况下排气者与误吸者的距离肯定还是远远大于5厘米的吧!

再来回顾指南中的几个关键词:“相对封闭的环境”、“长时间暴露”和“高浓度气溶胶”。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1、正常穿着裤子的情况下,放屁是不会传播新冠病毒的!通过放屁传染新冠病毒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 放者脱了裤子猛放!② 闻者凑上鼻子狂吸!


2、内裤很脏!!!屁少量带出来的细菌和病毒都粘内裤上了……一定要注意及时换洗啊!!!


题外话:很多人为了保全面子,经常忍住不放屁, 臭气积在体内会导致腹痛,使消化吸收的功能降低,甚至影响大便的排泄;而人在便秘时,大肠内会堆积更多的有害物质,产生更多的废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长期不能排出体内的这些废气, 会使体内的器官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肝脏这类解毒器官的负担加重,长此以往,会减弱肝脏的解毒功能。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胃肠功能,是改善恼人“屁事”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进食不宜过快过急,以免吞进过多空气;对于易产气的食物如洋葱,或易增进胃肠蠕动的食物如香蕉等,一次不宜进食过多过量;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油腻、油炸煎炒类的难以消化的食物。


所以,

有屁就放,

但要注意通风哦~

wRoTnrHW30e9ONJTR37jy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