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健康科普详细

儿科护理知识汇总

  |   2021-06-22 14:30:33

宝宝湿疹怎么办?


前几天有个 5 月龄的小宝宝我科做儿童保健,孩子脸上都是成片成片的疹子,已经开始流液体了,看着让人心疼,是非常典型的中-重度湿疹了。家长也知道孩子是湿疹了,也在积极的给与治疗,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知识,认为湿疹需要保持干燥。每天洗完脸立即给孩子擦干,一点水都不留。 更不会抹保湿霜,家里也不用加湿器,甚至还带孩子晒太阳除湿,剥皮后拿鸡蛋在脸上滚,给孩子拔湿。治疗方法不对,导致越来越严重 !

今天,那我们学习下宝宝湿疹的治疗和护理,湿疹是皮肤干燥后,阻挡不住外界的刺激物进入皮肤内,从而形成皮肤炎症导致的。开始时只是皮肤发红、干燥,严重后就会渗出液体,看着是湿的,这就是湿疹的命名来源。
我们就从以下几个家长比较困惑的方面学习下:


1.得了湿疹,需要停掉母乳吗?
对于宝宝来说,除非明确了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或者明确了某种食品和湿疹有关,须给宝宝忌口。否则,不建议一发现宝宝湿疹了,就开始忌口。因为,虽然食物过敏会加重湿疹,但是湿疹不一定是食物过敏导致的。盲目忌口,可能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哦。而对于湿疹比较严重的宝宝,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调整喂养方式、饮食种类等。

对于妈妈来说,按照目前的研究,理论上,妈妈吃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原来的生物性质已经发生变化,甚至消失,是不会导致宝宝过敏进而加重湿疹的。所以,母乳喂养的妈妈是不需要忌口的。但临床中,确实有妈妈吃完某种食物,再给宝宝哺乳,多次出现了湿疹加重的情况。这时,妈妈不妨忌口该食物吧,并观察宝宝吃母乳后湿疹的缓和变化。同时,为了保障妈妈和宝宝的健康,切不可轻易忌口其他食物哦!


2.湿疹到底该怎么护理呢?
有经验的麻麻知道,治疗宝宝湿疹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保湿+激素”,但实际上,根据湿疹严重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轻度的湿疹,不需要使用激素,做好日常保湿工作就好啦!
如何选择适合宝宝的保湿产品?
选择软膏、乳膏或霜,不要选择洗剂;选择不含香精的保湿产品;选择含防腐剂和添加剂少的产品;先给宝宝试用一下,再涂到宝宝湿疹部位。方法是先把保湿产品涂在宝宝的手背或小腿处,观察皮肤是否发红,或不舒服,如果有的话,那就再换一种。
正确的涂抹方法:选好保湿产品后,妈妈们还要掌握正确的涂抹方法哦。口诀是:一定要用够量!多涂几次!温柔点!不要停。保湿霜一定要多于平时的量,厚厚地涂上一层,这样才能起作用。涂几次?建议每天最少使用2次,最好发现宝宝皮肤一干就补涂。怎么涂?把保湿霜放进掌心里,双手稍微搓几下,然后从上到下,在宝宝的湿疹处涂抹保湿霜。注意不要来回揉、画圈圈揉哦,以免加重宝宝皮肤损伤。可以涂的厚一些,即便觉得发粘也没关系,一会就能被吸收的。啥时停?等湿疹好了,也不要立马停止涂保湿霜,但是可以减少涂抹的频次,比如一天使用一次。
温馨提示:给宝宝涂保湿产品之前,要先洗干净手,指甲也建议剪干净哦!

3.可以用激素药吗?医院开的激素药有副作用吗?
一些较严重的湿疹,医生会开一些激素类的软膏。但是,不少妈妈因为过度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内心往往是拒绝使用的。实际上,按照医嘱,规范使用激素软膏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而且,如果宝宝湿疹很严重,不用激素治疗的话,可能会引起感染,或更大面积的、更麻烦的症状,所以麻麻们不用“谈激素色变”。至于有的宝宝在使用完激素药膏后,皮肤上留下的白斑,并不是因为激素副作用导致的,而是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减少所致,用不用激素都会这样。它们通常会在几个月后消失,不用太担心。
温馨提示:
宝宝湿疹较严重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自用药或停药!
给宝宝涂药前,先洗干净双手。涂完药后,也别忘了涂保湿产品哦。(可以先涂药,等15分钟后,再涂保湿产品。)


4.湿疹宝宝其他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① 该不该洗澡,怎么洗澡?该,但是,你首先得会给宝宝洗澡。
次数:一天或两天洗一次澡都行;
水温:水温不要超过40℃,因为洗澡水温度过高会使得皮肤更干燥。在孩子不着凉的前提下,建议水温尽量低些。推荐37℃以下,最好在30℃左右;
时间: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
肥皂:不要给宝宝用肥皂,因为肥皂对皮肤油脂和皮肤角质清理的太过了,而且肥皂大多是碱性的,对宝宝娇嫩的皮肤损伤较大,因此会加重湿疹;
沐浴露:沐浴露可以用,但只能用在健康完好的皮肤上,皮肤有湿疹和损伤的地方就不要用了,防止浴液成分通过皮肤损伤的地方进入体内,导致过敏,加重湿疹。而且就算用,也不建议天天都给宝宝用沐浴露哈。蘸干后保湿:洗完澡,帮宝宝蘸干水分后(注意不要用力擦),在皮肤还稍潮湿时,立即给宝宝涂上保湿产品或者医生开的激素药膏。
② 注意不要让宝宝出汗
别看汗液湿湿的,但它不仅没有保湿作用,还会刺激湿疹皮肤,使得湿疹更严重。因此,对于湿疹宝宝,家长要时常观察一下,宝宝穿戴是否合适,注意不要让宝宝出汗。建议在不着凉的前提下,有湿疹的宝宝可以穿的比其他同龄宝宝少一点;最好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哦(22-26℃)。
判断宝宝穿戴是否合适:用手摸摸宝宝的脖颈后方,温热干燥,说明穿戴合适。
③ 远离过敏原
如果宝宝对某些物品过敏的话,一定要远远避开这些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动物、毛屑、花粉、霉菌等,所以家里有地毯、挂毯、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的,要仔细检查哦。
④ 不要晒太阳,建议穿纯棉衣物
湿疹宝宝不要晒太阳,建议 穿纯棉衣物,宽松、透气、柔软的更好,有条件的话,宝宝的棉被等床上用品最好也用纯棉的。


宝宝湿疹虽然容易反复,但随着年龄增长,可以自行缓解甚至“消失”的。所以,宝宝湿疹反复发作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以免让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宝宝,加重或延长宝宝湿疹的病程。



            小儿腹泻怎么办?


小儿腹泄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该病以腹泻为主,可伴有发热、腹痛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症状。这一阶段小儿胃肠发育不完善,胃肠功能弱,抵抗力差,易出现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等)的感染导致,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也可致小儿腹泻。孩子出现腹泻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一、出现腹泻情况,家长应该如何调整饮食?
如果孩子是纯母乳喂养,可能会在喂奶后24小时排便5~10次,大便松散,有奶块或少量黏液。但是除腹泻外,无其他异常情况,且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率增加,无脱水表现,大便化验无异常。另外有一些生理性腹泻可能是孩子对新食物不适应,一般多由奶粉的转换或者饮食不当等引起。对此家长不必担心,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没有便血和发烧的情况,食欲未变差,建议先观察,可以用以下方法改善孩子腹泻情况。
①饮食治疗:腹泻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应禁水。禁食时间≤6小时,应尽早恢复饮食。
②喂养建议: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或其他饮用水,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③饮食合理:注意观察宝宝大便情况,若腹泻情况好转,可喂半流质如面条、米汤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禁忌生冷瓜果,及对胃肠道有刺激性食物。豆类、过多的牛奶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不吃生食、寒凉的食物,食物要充分煮熟。
④补锌:腹泻孩子可在进食后予以补锌治疗,大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含元素锌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天。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100mg,葡萄糖酸锌140mg。


二、哪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诊?
①患儿哭闹不止 ,情绪不安,难以安抚;
②大便有血或者像果酱一样;
③小便明显较少,哭的时候无泪水、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


三、 腹泻患儿的生活护理
1.保护臀部:因排便次数增多对臀部皮肤刺激性大,因此小儿每次排便后都先用柔湿巾轻轻将臀部的粪便擦拭干净,然后用清洁的温水冲洗臀部,最后用柔湿巾擦干,擦干后可晾一会,让屁屁上的水珠都蒸发后,再涂上婴儿护臀膏。对还在用尿片的小儿最好选择一次性纸尿裤,如果用自制的尿片,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质布 ,而且每次用后清洗应用碱性小的清洗剂清洗干净,然后清水冲静,晾晒在太阳下消毒。
2.注意保暖: 腹部是孩子最容易受凉的地方,穿保暖内衣,软棉质内衣具有较好的吸汗性,阻断体热流失,使宝宝不易受凉生病。
3.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预防病毒感染,预防感冒。小儿使用的玩具和能够触摸到的家具,要擦拭消毒。
4.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如果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净。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就餐,少吃零食和不易消化的高脂肪食物。
5.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适当的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小儿雾化知多少


冬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宝宝生病也开始扎堆,雾化治疗的几率增加。


什么是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细小雾滴或微粒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目的。雾化吸入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雾化吸入的装置有三种,喷射雾化器(压缩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震动筛孔雾化器,三种装置各有优缺点,使用何种装置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目前临床上以压缩泵或氧气驱动的喷射雾化器雾化吸入为主。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有明显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92%的急性发作期患儿,首先应及时吸氧或以氧气作为驱动力做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时的氧气流量以6~8L/min为宜。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入。


口含嘴和面罩的选择

至于是否用口含嘴,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孩子往往能配合,使用口含嘴效果肯定比面罩好。但小于三岁的患儿,对各种护理操作普遍有恐惧心里,一看到医护人员就大哭,此时再给患儿用口含嘴雾化吸入,必将引起患儿更加剧烈的哭闹反抗,有的患儿引导后可以配合,而有的则全程哭闹, 面罩雾化吸入虽然雾量会漏出一部分,但患儿相对容易接受,操作时可行性强。
雾化吸入时间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中提到“一般用量为3-4ml,可在5-10min内输出全部药液。”
面罩的使用期限
我们的主张是一个面罩仅限本人本次疾病使用(雾化面罩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药物输出异常,影响治疗效果)。使用期间应定期清洗消毒以减少污染(连接管不用清洗)。不正确的清洗、维护和消毒程序都可能导致雾化器的性能改变。
注意事项
1 、雾化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患儿面部抹油性面霜/膏,应清洁面部后再开始雾化吸入,以减少药物吸附在面部并经皮肤吸收。清除患儿口腔及鼻部分泌物,雾化前半小时避免进食,以免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诱发呕吐。
2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如果无法采取坐位的可以竖抱或斜抱或半卧位(上半身抬高 30~50 度)。雾化的药杯应直立,避免药液漏出。吸入过程中可适当拍打药杯侧壁,以减少死腔。
3 、面罩要完全遮盖口鼻,松紧要适当,过紧可引起患儿不适,过松又可造成雾气漏出,以面罩与面部约 0.5 cm 缝隙为宜。
4 、雾化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以及气雾情况,防止窒息,勿将气雾喷入眼睛,雾化时若发现有频繁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时,应暂停雾化。
5、雾化后应及时洗脸,以除去附着在面部的药物减低局部药物浓度,以防药液刺激皮肤。雾化后痰液通常被稀释,应进行背部叩击(拍背方法即五指并拢成空心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律的一下一下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避免痰堵窒息。
6、雾化后及时漱口,不会漱口的患儿可让其喝少量白开水,或用棉签擦拭口腔以减轻咽部不适,有利于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部沉积,防止药物残留于口腔造成口腔溃疡或念珠菌感染。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们免去对医院的恐惧,减少反复跑医院的时间,家庭雾化机使用率逐年上升,但是儿科医生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雾化有用,可不要盲目购买和私自滥用!


1.怎样选择雾化机
雾化颗粒值在2~5μm之间能达到下呼吸道和肺泡,药物雾化颗粒数值大小会直接影响到雾化治疗的效果。廉价的不是正规大厂家的雾化机有的噪音大,有的雾化出的压缩气体有异味,有的打出的的颗粒太大,作用不了下呼吸道,治疗作用大打折扣。
2.雾化要无菌操作
雾化时如果药液太少时需要用到生理盐水,只要一开瓶,哪怕只戳个小针眼,超过2小时,就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我们生理盐水打开,超过2小时请扔掉。可以购买10毫升一瓶的生理盐水,价格比较便宜,用完丢弃。同样道理,其他雾化药使用完,首先要包好,同时不超过2小时。另外抽盐水针头也建议经常更换。
看似简单的雾化吸入却蕴藏着许多学问,只有正确操作,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手足口病早知道,孩子少受罪


近来有些手足口病的宝宝就诊,罹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可能存在“反复发热、身上很多皮、嘴里起疱吃不下饭”等情况,这些往往让家长们倍感焦虑。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减轻痛苦尽快康复?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了解下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最为常见。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传播方式
1、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
2、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患儿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1、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2、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3、患儿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
4、口腔疱疹1-2天后,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
5、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6、此病为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
7、极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治疗
1、发病后一定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卧床休息。
2、对症治疗,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有疱疹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4、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
护理
1、 手足口病会导致发热,从而代谢增快。富含多种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是最有利于病情的。若患儿的营养不足,则有延长病程,甚至增加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孩子常常会因为口腔疱疹引起的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不少家长抱怨,我也想给宝宝多吃点,可孩子就是不吃,我又不能替他吃。其实所谓细节,有时候无非是简单的换一种思维方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肉块变成肉松,蔬菜变成菜泥,煮鸡蛋变成鸡蛋羹,相比固体食物,患儿更容易接受半流食流食。同一样食物,换种烹饪方式,对患儿咽部的刺激就会减轻。还有一个小建议,用注射器或小勺代替奶瓶,沿着嘴角缓缓喂入,既能减少对溃疡的刺激感,又能避免反复接触病毒,延长病程。
2、 多饮水不单单是补齐发热蒸发掉的那些水分,更关键的是起到冲刷口腔的作用,防止食物残渣残留从而继发感染,水温要比平时稍微凉一些,温热开水会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
3、 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被褥清洁柔软,经常更换。。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剪短孩子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造成感染。
5、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6、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7、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消毒隔离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2、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如何预防
1、因为病程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等。而口腔溃疡往往会误诊为单纯性的口腔炎。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就地隔离避免接触。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以免传染其它儿童。
3、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宝宝的粪尿排泄物,布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宝宝的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宝宝随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饮料。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彻底洗手的习惯。



上班族妈妈母乳喂养 “喂”爱坚持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新生儿和婴儿最天然、最安全、最理想的食物,含有6个月内婴儿生长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还向婴儿提供大量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因子,对预防和治疗儿科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母乳喂养的好处


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无论对宝宝、对母亲、对社会都有很大益处。促进婴儿神经与认知能力的发育。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孩子及其成年后多种疾病发生率。利于产后恢复及健康。对社会有益,减少医疗公共和卫生成本成本。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宝宝的情感发育。


新鲜母乳无疑是婴儿喂养的首选,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职场妈妈们还有自己的事业,怎么做到纯母乳喂养6个月,然后继续部分母乳喂养到孩子一两岁呢?很多妈妈会提前将奶挤出存放在家中,这样即使妈妈白天不在家宝宝也可以吃到高质量的母乳的。很多妈妈担心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母乳收集过程中的卫生,避免宝宝因为喝了被细菌污染的乳汁而患病?如何保存母乳营养?冰箱里的母乳如何复温?

上班族妈妈实现母乳喂养的准备工作

1.形成规律:宝宝三个月后,应建立按时喂养的习惯。一般3小时左右一次喂奶。妈妈在返回职场前两个星期,就学习吸乳,建立吸乳规律,并让宝宝学习从奶瓶喝奶,建立乳汁库存
2.教会宝宝学会吸奶瓶:在让宝宝完全用奶瓶喝奶之前,应该给他一个充足的适应变化过程。可以在每次喂奶之前或喂奶快结束的时候,让他吮吸一下人工的奶嘴,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因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喝奶方式。
3.上班族妈妈母乳喂养的准备:吸奶器、母乳储存袋、母乳保温桶、防溢乳垫、正确的挤乳方法
如何收集母乳?
收集母乳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采集人乳前正确洗手,吸乳设备需清洁和消毒。
2.清洁乳房,特别是乳头和乳晕周围,热敷双侧乳房3~5分钟。
3.挤奶方式可采用直接手挤、电动吸奶泵挤奶。
4.挤出的母乳置于专用的母乳储存容器中,可使用玻璃和硬塑料(聚碳酸酯、聚丙烯)容器(优先选择后者)以及储奶袋装,对挤出的奶汁进行收集,每一次挤的奶母乳应单独储存,不可混装。每袋母乳加热后只能使用一次,为避免浪费,需根据婴儿单次奶量加上5-10ml为每袋储存量,选择合适的母乳储存容器,注意不要装满整个容器(乳汁凝固时体积会变大),写上日期、时间,密封冷藏,按采集时间顺序依次放置。

如何保存母乳?
保存母乳应注意一下几点:
•新鲜母乳须在采集后1 h内冷藏,48 h内冷冻;
•一般认可的保存期限是室温19~22℃条件下4~6 h,而室温高于25℃则不适合储存;
•母乳在配有冰袋的绝缘冷却袋中可以保存24 h;
•冰箱冷藏室(4℃)可保存48-72小时;
•冷冻母乳保存期限取决于冷冻室的温度,深低温冰箱(-20℃)中母乳可储存3-6个月。
•家用冰箱的新旧、单双门,以及使用频次等都会影响温度,很难保持温度恒定,大多数家庭也没有去监测温度,所以尽量缩短冷藏时间,避免细菌滋生。
另外要注意尽量与其它食物分开存放,避免污染。由于母乳只能解冻一次,所以最好一个包装单位存储奶量在孩子的食量范围,避免浪费。

母乳的加热和解冻
冷冻的母乳放冰箱冷藏室缓慢自然解冻,最长解冻时间不超过24 h,或者在不超过37℃的温水容器中或在微温的流动水下快速解冻。然后放到38-4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或温奶器中复温,浸泡过程中可摇动奶瓶,确保均匀受热,充分热透。
新鲜冷藏的母乳,冷藏后分离的奶油层,用前需摇匀,缓慢加热超过30分钟后接近体温37℃左右即可。
注意事项:母乳在解冻后应尽快使用,不能使用微波炉解冻或加热,不宜用开水解冻或将母乳煮沸,这样都会破坏母乳中的营养物质。解冻后的母乳用不完,不宜重新冷冻。
冷冻保存的母乳营养会改变吗?
研究表明,低温保存确实对母乳所含营养成分、免疫活性成分和细菌菌落水平有明显影响,但即便如此,母乳中的营养也足以维持婴儿的生长发育。换句话说,即使冷冻对母乳中的一些成分造成了破坏,但依然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小提示:特别要求在收集母乳、储存的过程中,要注意妈妈的手卫生、注意收集母乳整个过程、储奶器具以及冰箱的卫生,避免母乳被污染而影响宝宝健康。


让宝宝远离红臀


红臀,俗称“红屁股”,是婴儿中常见的皮肤病,发生在宝宝尿布包囊部位的局限性片状红斑或生水泡的病症,是一种皮肤炎性病变。在会阴、阴囊、大腿内侧、臀部等处。

刺激性尿布疹是最常见的尿布皮炎,主要由尿便刺激引发。无论是尿布还是纸尿裤,吸收率都很难达到百分之百。因此,宝宝的小屁股难免会和尿便直接接触。残余的尿液和排泄物中的细菌代谢物就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除此之外,宝宝对纸尿裤中的成分过敏、孩子腹泻等也可能导致尿布区出现皮疹。
一般来说,尿布疹并非疑难杂症,保持尿布区干爽,就可以有效预防。护理做到位的话,轻度至中度的尿布疹是可以自行恢复的。但是,当宝宝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尿布疹症状,或者护理之后未见好转时,家长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并做好后续的护理工作。


把红屁屁「扼杀在摇篮里」


1. 每次清理完大便后,要及时给宝宝清洗屁股。最好用清水洗干净,擦拭尿布疹部位时,动作要轻柔,从前向后擦,避免因擦拭方法不对引发泌尿器感染。如果使用湿巾清理,一定要选择无刺激性的产品。
2. 建议给宝宝使用纸尿裤。很多家长觉得尿布透气,尿不湿会捂着皮肤,所以在宝宝出现尿布疹的时候,只用尿布,其实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尿布上的尿液对宝宝皮肤的刺激很大。纸尿裤能吸收尿液,让臀部更干爽,反而对皮肤好些。特别是晚上不能及时更换时,应该先给宝宝涂上护臀霜,再穿上纸尿裤。
3. 要勤换纸尿裤。再好的纸尿裤,用的时间长了,吸水性也会下降,所以这个懒一定不能偷。给宝宝换纸尿布的时候,记得注意观察宝宝臀部皮肤有无红肿或是破损。
4. 臀部护理建议就用护臀霜,护臀霜可以隔离尿便,保护宝宝的娇嫩皮肤,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pH值中性的婴儿专用产品,不能以成人用品代替。选购湿纸巾时,一定要选不含酒精的,以免刺激宝宝的皮肤。
2、对于宝宝没有用过的护理用品,妈妈应先在宝宝局部皮肤上试用,观察宝宝是否过敏。
3、宝宝家长认为多抹一些润肤品,宝宝的皮肤就多一分保护。其实,过量的润肤品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宝宝的皮肤。涂抹的次数、每次使用量需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探索黄疸谜团


很多小宝宝出生后没几天,黄疸就会来“光顾”了,这对大多数刚上岗的新手爸妈来说,太难了:
看着都这么黄了,纠结要不要停掉母乳……
疫苗该打了,可黄疸还没退怎么办?
黄疸高多晒太阳可以吧?
有人说黄疸能自己消退,要不要去医院呢?
黄疸说不治疗会对宝宝脑部有影响?
今天就通过问答的形式聊聊新生儿黄疸,让新晋的爸妈在碰到黄疸时能正确及时的处理,让宝宝健康成长。
问题一:黄疸是病吗?需要去医院治疗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主要由新生儿期胆红素在体内集聚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一般情况良好,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治疗。
问题二:如何分辨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多表现以下特点:
1.足月儿生后2-3天开始,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
2.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不超过3-4周。
3.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4小时内<6mg/dl(早产儿8 mg/dl),48小时内<9mg/dl(早产儿12 mg/dl),72小时以后<12.9mg/dl(早产儿15 mg/dl)
4.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无异常
5.一般情况好,无其他症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考虑病理性: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6mg/dl。
2.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胆红素每日上升>5mg/dl.
3.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

同时可合并有烦躁,拒食,嗜睡,体重不增等。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神经系统、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注意:虽然有区别和诊断标准,但是通常医生还要根据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对孩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每个宝宝就像初春刚萌出的小嫩芽,需要爸爸妈妈阳光雨露般精心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有问题时不要怕麻烦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问题三: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呢?
病理性黄疸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症、G-6-PD缺陷(俗称蚕豆病)、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头颅血肿、母乳性黄疸、喂养不当、窒息、胎粪延迟排出、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使用磺胺类、维生素K3等药物。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较多。
问题四:监测 胆红素值只能抽血吗?宝宝太小家里人舍不得啊?有不抽血就能测黄疸值的仪器吗?
经皮黄疸测试仪可初步判断黄疸值高低,医院有无创的经皮黄疸测试仪,贴在宝宝皮肤上就可以间接测出血液的胆红素值。根据黄疸程度再进一步决定是否需要抽血检查和住院治疗。
问题五: 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住院都需要哪些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目的是防止胆红素进一步升高,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治疗方法有光疗、换血及药物。光疗主要是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变成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通过宝宝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是公认的治疗黄疸非常安全有效而严重副作用小的方法。此外还有药物治疗和换血疗法(黄疸程度重对光疗无效)。
问题六: 长辈说晒太阳,喂糖水会退黄?
阳光中也含有蓝光,所以晒太阳可能是有用的。但这需要把宝宝的衣服脱光裸露在阳光中才有效,穿衣服阳光是起不到有效退黄作用的。同时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室温控制不好容易让宝宝着凉,二是新生儿皮肤薄嫩容易晒伤。因此不推荐晒太阳退黄。另外,WHO推荐新生儿应纯母乳喂养,不建议添加任何辅助食物和饮水,常规的补充水或糖水不但不能预防病理性黄疸发生,还会占据婴儿胃容量,影响母乳摄入导致正常哺乳次数减少,摄入不足反而会加重黄疸。
问题七:什么是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母乳喂养吗?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的表现,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可继续少量多次喂哺母乳。



宝宝吐奶小常识


宝宝吐奶,全家人便如临大敌。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呕吐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因为呕吐意味着可能会有消化系统的问题,但呕吐和吐奶是有区别的。
吐奶,是宝宝吃完奶后,偶尔的情况下,奶顺着嘴角流出,或随着打嗝流出,或情绪兴奋、动作幅度较大时,猛地从口腔、鼻孔涌出,而宝宝并没有不适的情况。
呕吐,则是指胃内容物被强行地从胃内「挤压」进入食管并通过口腔吐出。宝宝呕吐时会有不适的表现,如哭闹、烦躁不安等。


宝宝会吐奶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1.生理性:小孩子的胃肠发育尚未完善,呈水平位,若一次喂奶的量较多,就可能会出现吐奶的现象。这种情况大多无须太担心,提倡少量多餐,多给孩子拍背,大部分宝宝等长大一点,就会慢慢好转。
2.病理性:主要见于一些疾病,如食管闭锁、胃扭转、肠梗阻等等。宝宝吐奶频繁,并且临床表现较重,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3.喂养不当:喂的太多,奶嘴不合适,频繁翻动宝宝等。

宝宝吐奶怎么做?
宝宝吐奶别慌,我们应该先观察宝宝吐奶的程度,然后根据程度轻重,让宝宝侧脸后拍宝宝的背,或是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腿上,用力拍宝宝的背,让奶液流出。同时观察:宝宝有没有不适的表现?是否出现了其他的症状?生长发育是否滞后?
如果没有不适表现,无其他症状,生长发育良好,吃得好睡得香,这种生理性吐奶就不必担心。
如果这三个问题中有一个答案是 yes,吐奶的同时还有下列这些情况,宝爸宝妈就应该警惕了:
•反复吐奶;
•吐奶量大;
•喷射性呕吐;
•尿量减少;
•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精神不佳;
•吐出带有黄绿色、褐色或带血的呕吐物;
•血便;
•合并发热、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哭闹;
出现了以上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诊,以判断吐奶是否是由于病理性原因造成的。
预防吐奶措施
1.先换尿布后喂奶
如果吃奶时也到了该换尿布的时间,还是把尿布换完再吃吧。按摩、抚触、洗澡等都应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后过多翻动引起宝贝溢奶。
2.排除鼻腔阻塞
喂奶前妈咪先看一下宝贝是否鼻腔阻塞,如果是,最好先清洁鼻腔再喂奶,避免宝贝吃奶时,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难受。还有一点是妈咪在给宝贝喂完奶后,别急着逗宝贝玩儿或者大笑,否则也容易导致宝贝吐奶。
3.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孔
如果奶嘴孔过小,宝贝就要用力吸吮,容易导致空气与奶汁一起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过大,宝贝吸吮时又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咳嗽。所以,在选用奶嘴时,妈咪要挑选奶嘴孔大小适合宝贝的奶嘴。
4.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式
妈咪坐着抱宝贝喂奶,相对躺着喂奶造成宝贝吐奶的机会要少。因为怀抱里的宝贝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躺着喂奶的宝贝稍一晃动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回流而吐奶。
5.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
一般乳汁在胃内排空时间约为2~3小时,所以每隔3小时左右喂奶比较合适。如果喂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还有部分存留在胃里,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饱胀,以至吐奶。
6.吃完奶后宜右侧卧
宝贝在吃饱后,睡姿以右侧卧位为宜,因右侧卧位时胃的贲门口位置较高,幽门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较易通过胃的幽门进入小肠,可防止吐奶。

怀胎十月不易,生后的各种日常细节更让人揪心。多留心,用心照顾,陪宝宝一起成长。有什么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