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出血热(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出血热)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肌肉,全身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头痛 发烧 关节痛 恶心 眶周水肿
一、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6~14天。
二、临床诊断
(1)高度怀疑人群
曾与鼠类接触过;
在流行区或进入流行区人员。
(2)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3)眶周水肿、咽黏膜充血、瘀点、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瘀斑及小水泡出现
(4)蛋白尿、管型出现,而血沉正常
(5)出现腰痛、肌肉关节痛、眼眶痛、发热、瘀斑及子宫出血、剧烈头痛、上腹痛、皮肤瘀点等
满足以上五点者,可断诊。
三、主要症状
(1)本病表现出发病较急,并且在发病的前七天,慢慢地出现不服务,同时伴随着体温升高,甚至在第3天高达39℃。
(2)口咽黏膜充血、结膜充血、细小瘀点、眶周水肿、软腭有大小不一的水泡,牙龈充血或出血。
(3)腰痛、厌食、恶心、、上腹痛呕吐、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
(4)大概有1/5病例于第4~6病日出现特殊的神经症状:
具体为皮肤感觉过敏、中度共济失调、定向障碍、手和舌意向性震颤、腱反射和肌张力减退。
(5)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有便秘或腹泻,同时伴随着眼眶疼痛。
(6)女性患者常有轻度至中度的子宫出血潜。
(7)当然,还有少数病人急性起病,似急腹症而致手术。
(8)值得注意的是,病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少数在48~72h死亡。
1、鸠宁(Junin)和马秋博(Machupo)病毒的主要特点:
(1)从本质上讲,此两种病毒都是属于沙粒病毒属。
(2)在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上:马秋博病毒与鸠宁病毒相似。
(3)其结构及外形特征:
鸠宁病毒:呈球型,扁球型或多样型,直径60~280nm,平均110~130nm。
2、致病性
鸠宁病毒对新生小白鼠和地鼠有致病性。
3、病毒的作用机理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里面复制并且能够产生病毒血症,从而引起人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起出血、水肿、休克等。
一、预防
截止到目前,我国并没有发现此病的病例。但在预防工作上不能掉以轻心。
1、加强国境检疫,防止输入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染。
3、杜绝传染源
在疫区内,防鼠、灭鼠为主要措施。
4、注射疫苗
阿根廷出血热主要预防措施是注射疫苗。
本病需与夸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钩体病、流脑、败血症等相鉴别。
1、钩体病
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腓肠肌疼痛。
2、流脑
轻型“流脑”只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咳嗽或轻度发热等症状。典型的“流脑”则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
3、败血症
轻者仅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一、药膳方
萝卜甘庶汤
配料:萝卜500克,甘蔗500克,金银花10克,竹叶10克。
制法:水煎服。
药用:每天2次。
说明:清热解毒;对发热恶寒、头痛、全身酸痛有疗效。
芦根汤
配料:芒根50克,鲜萝卜20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
制法:水煮汤。
药用:代茶饮。
说明:清热解毒;对发热恶痛、头痛、全身酸痛疗效。
黄瓜番茄汁
配料:黄瓜250克,番茄230克。
制法:黄瓜、番茄取瓤,拿纱布绞取汁。
药用:代茶饮用。每天2次。
说明:清热透邪;对高热、口渴烦躁、汗出气促、泛恶呕吐、视物不清、目痛有疗效。
莲花粥
配料:莲花末6克,粳米100克。
制法:莲花阴干,研成细末,将粳米煮粥,加入莲花末调匀。
药用:空腹食用,每天2次。
说明:清热透邪;对高热、口渴烦躁、汗出气促、泛恶呕吐、视物不清、目痛有疗效。
清营汤
犀角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丹参 竹叶心 银花 黄连 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黄 丹皮 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犀角大青汤
犀角 大青叶 栀子 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出血热患者吃什么好?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流食半流食为主。 出血热患者不要吃什么? 忌烟酒,忌食辛辣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