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的心室自身性节律,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洋地黄过量、心肌炎、高血钾、外科手术等导致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 典型症状:奔马律心音 心动过速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accelerated idioventricular rhythm,AIVR),又称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加速的心室自身性节律、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等。
典型症状:奔马律心音 心动过速

1.症状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虽称为心动过速,但其频率并不甚快,故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因此,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大多系原发病的症状、体征。

2.体征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体格检查有以下特点:

(1)心率特点:心率一般为55~110次/min,比较规则,大多为60~80次/min。很少超过100次/min。

(2)第1心音特点:由于第1心音的强弱与心室收缩期开始时房室瓣的位置有关,这种位置与P-R间期的长短有关。P-R间期长时房室瓣位置较高,关闭时第1心音即减弱,如果P-R间期缩短时,房室瓣位置则较低,第1心音则增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患者有房室脱节,P波与R波之间无关,两者相距就可不等,故在听诊时第1心音的强弱可不等。

(3)颈静脉炮波: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时因房室脱节,右心房收缩时正值三尖瓣关闭,故右心房压力增高,颈静脉可出现炮波。

(4)有时可听到收缩期奔马律。

(5)第1心音与第3心音常有分裂音。

(6)对颈动脉窦按摩无反应: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也不会被其终止。

(7)发作时多呈短阵发作和自行终止。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检查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一、发病原因

最常见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可多次反复发作,是急性心肌梗死24h内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并常发生在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此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经溶栓或PTCA治疗后血管再通者其发生率为 20.8%。其他病因有洋地黄过量、心肌炎、高血钾、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脏手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等。少数患者无器质性病因,也偶见于正常人。

二、发病机制

多数人认为,其发生机制系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增加,伴或不伴有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与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通常认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发作短暂,预后较好,极少发展为心室颤动,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但近年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患者,其后出现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43%。可将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按心率快慢分成两型:①心室率为60~75次/min的患者,极少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②心室率为75~100次/min者,容易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由于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故主要治疗和预防其原发疾病,是预防本类型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1.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鉴别

(1)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异位起搏点存在传入阻滞,故主导心律的窦性冲动不能传入并行心律异位起搏点,所以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动周期不会被重整。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异位起搏点的周围不存在保护性的传入阻滞,所以当窦性心律发生心室夺获时,异位起搏点所发出的节律周期被重整,即以夺获的窦性ORS波处开始按异位节律本身的周期重新开始。

(2)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异位搏动可开始于心动周期的任何时期(不应期除外),而且异位搏动之长间期是短间期的整数倍数。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第一个心搏是发生在舒张晚期,异位搏动之间长间期无整数倍数的关系。

2.与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鉴别 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虽可呈短阵畸形的QRS波,但有正常的P波,并与QRS波有固定的P-R间期,无房室分离现象。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QRS波与P波无关,并有房室分离现象。

3.与预激综合征的鉴别 预激综合征的QRS波与P波有固定关系,QRS波起始部有δ波,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无这两项特点,故鉴别不难。

4.与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PVT)起止突然:发作时第1个QRS波是提前发生的,终止时有完全性代偿间歇。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AIVR)为逐渐发作,缓慢终止,发作时第1个QRS波起始于舒张晚期,终止时无完全性代偿间歇。

(2)频率:PPVT多为150~250次/min:也可为110~150次/min。AIVR频率为60~110次/min,大多数为70~80次/min。

(3)室性融合波:PPVT少见,AIVR多见。

(4)PPVT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间歇期可见有室性期前收缩;而AIVR发作持续时间短,每阵发作只有3~30个心搏,发作间歇期无室性期前收缩。

(5)PPVT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大:可引起血压降低或阿-斯综合征,预后严重,需立即治疗;而AIVR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预后良好,无特殊情况可不需治疗。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