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皮肤弓形体病(皮肤弓浆虫病,皮肤弓形虫病,皮肤住血原虫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丘疹 先天性弓形体 紫斑 猩红热样皮疹 风团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凡有生物的地方几乎都有弓形体的存在。弓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球虫。感染途径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感染。人体对弓形体具有先天性免疫力,临床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严重者可致死。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先天性弓形体病皮疹以瘀点和紫斑为主;后天性弓形体病除少数严重者外,一般病情较轻,症状复杂多样。在临床上视侵犯器官和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本病的皮肤表现为非特异性。治疗常用磺胺类药物、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也可以给患者注射弓形体素。
典型症状:丘疹 先天性弓形体 紫斑 猩红热样皮疹 风团

一、症状

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先天性弓形体病皮疹以瘀点和紫斑为主;后天性弓形体病除少数严重者外,一般病情较轻,症状复杂多样。皮肤表现为头皮、手掌及足底以外部位的斑丘疹、皮下结节;亦可呈环状风团、丘疹甚至水疱,皮疹可相互融合;四肢及躯干部可呈斑疹伤寒样、猩红热样皮疹。皮损多在发病后1周出现,2周后即可消退。本病急性期原虫可侵犯各种组织,形成肉芽肿,导致组织发生坏死。在临床上视侵犯器官和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二、诊断

本病的皮肤表现为非特异性。因此,仅根据临床症状难以做出确切的诊断。通常经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酶标检测、放射免疫法、弓形体素皮试等,并由淋巴结、脑脊液或周围血液取材接种于实验鼠,再用Giemsa染色在涂片中找到弓形体方能确诊。

一、发病原因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人体对弓形体具有先天性免疫力,感染后在组织中形成包囊,呈隐性感染而不发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严重者可致死。本病急性期原虫可侵犯各种组织,形成肉芽肿,导致组织发生坏死。

本病动物宿主十分广泛,故要管好家畜防止污染水源。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乳品。儿童不要玩猫和狗等动物。

临床上应与斑疹伤寒、淋巴瘤、扁平苔藓、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相鉴别。

首先应注意避免接触猫狗等宠物,体大便内可含有弓形虫,接触后,可造成感染。同时饮食应注意卫生,清洗干净,减少由于弓形虫感染的大便的污染造成本病的感染。多吃高纤维的芹菜、竹荪、青菜,可增加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减少肠道内停留的时间,有利于虫卵的排出。

脊柱裂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