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典型症状:视力障碍 畏光 眼内有异物感 红眼 结膜充血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superior limbic keratoconjunctivitis of Theodore,SLK)是以上睑结膜、上方球结膜、上方角膜缘和邻近角膜反复发作的慢性角结膜炎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明。多为双侧发病。1/3的患者伴发上方角膜上皮丝状物。
典型症状:视力障碍 畏光 眼内有异物感 红眼 结膜充血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症状诊断

一、症状:

  1.SLK患者通常主诉有刺激症状、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眼红、黏液性分泌物。

因患病时间、环境、活动的严重程度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同。有时也会出现眼睑痉挛和假性上睑下垂。当丝状物自发性形成后可引起明显的不适。

2.SLK特征性表现如表1所示。

该病累及上睑结膜、上方球结膜、上方角膜缘和角膜。上睑结膜出现乳头增生样改变,而下睑结膜则呈正常外观。上球结膜充血、增厚、无光泽。病变常位于以上方角巩膜缘12点处为中心的10mm弧度范围内。在病变处有孟加拉红染色。一般不用荧光素或爱茜蓝。偶尔也可见假膜或结膜下出血的现象。

3.荧光素和孟加拉红染色后可见上方1/3角膜有小点状上皮侵蚀。

有1/3~1/2的SLK患者在上方角膜和上方角膜缘处可见多处丝状物。患病期间也有发生获得性散光的报道,但病愈后散光自然消失。通过Schirmer试验检查发现约1/4 SLK患者有泪液分泌减少。表2为伴发异常现象的发生频率。

4.本病诊断不难。

如果存在上方结膜和角膜染色,特别是存在角膜丝状物时,即可诊断。但是,也有人认为,由于本病与其他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对其诊断要持谨慎态度,以避免使用某些无效且有危险性的治疗措施。其诊断指标主要根据特征性的病史和临床特征。另外,对受累区球结膜的刮片检查有助于诊断,Giemsa染色可见角化的上皮细胞。上睑结膜刮片则显示有多形核白细胞。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因不清。

虽然过去曾提出过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感染说和免疫反应说,但均无证据证实。Eiferman和Wilkins(1979)曾对3例实施结膜切除的患者进行了免疫学评估,未发现任何特异性免疫缺陷。因此,推论本病无免疫学基础。但本病与许多其他疾病存在着某些关联。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疾病。Tenzel(1968)最早发现这种关联性,发现许多患者血清中的结合蛋白性碘的浓度升高。后来Cher(1969)也证实了这种关联性,发现SLK患者伴有甲状腺中毒症(thyroitoxicosis)。Theodore(1968)也认同Tenzel的研究,因为也发现许多患者存在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试验证据。SLK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关联性,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至少存在于30%的患者。另外也有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联的报告。


二、发病机制:

1.有关本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有争论。

Theodore最初怀疑原发异常位于上方角膜缘区,并因此将其称为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Wright(1972)认为上睑结膜是发生本病的原发性刺激组织。Donshik等(1978)对结膜标本进行了病理评估,认为发生异常的部位是上方球结膜。Wright(1972)提出了机械假说,认为SLK的关键问题是上睑结膜和上方球结膜之间密切对合的持续性摩擦。上方球结膜的赘状外观也提示了机械性因素的作用。


2.伴随慢性炎症的患者也可因上睑结膜和球结膜之间的摩擦增加而出现SLK的体征。

对于患有干燥性结膜炎的患者,在上睑和球结膜之间可能存在干燥效应,从而增加其摩擦效应。Wright(1972)推测处于慢性炎症的睑结膜导致了与球结膜之间黏滞性(viscosity)的改变,从而阻止球结膜上皮层的正常分化和替代,最终导致SLK的临床特征。许多治疗方法,如切除球结膜或固定球结膜的措施均可以减轻SLK的症状和体征,这些证据支持机械性作用是SLK致病因素。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预防

SLK多见于20~60岁的成年人平均年龄为49岁。女性多发,男女之比为1∶3无种族倾向或季节变异持续时间和复发率因人而异。疾病过程可持续数周、数月或数年不等。但大部分患者常自发性消失,对视力影响不大。多为双眼发病(70%)。病灶多对称。26%~50%的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1/4患者的Schirmer试验值下降有单卵双生儿同时发生SLK的报道,提示SLK可能有遗传倾向。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鉴别诊断

一、鉴别:

  1.需要与之相鉴别的伴有角膜丝状改变的疾病包括:

上睑下垂、干燥性角结膜炎(丝状物主要发生在角膜下方)、神经麻痹性角膜病变、复发性角膜糜烂、角膜外伤、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慢性大泡性角膜病变、眼球震颤和药物性角膜炎等。除舍格伦综合征外,所有这些疾病的角膜丝状物可以发生于角膜的任何位置。

2.当角膜无丝状物时,本病应与沙眼、浅层点状角膜炎、角膜缘型春季角结膜炎和位于12点处的泡性角结膜炎等疾病相鉴别。另外本病还应与接触镜诱导性角结膜炎(contact lens-induced keratoconjunctivitis)相鉴别。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饮食保健

一、食疗方:

1.菊花龙井茶:

菊花10克,龙井茶3克,用开水冲泡饮用。有疏风热、清头目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肝火头痛,眼结膜炎等症。


2.治肝火头痛、眼结膜炎:

海带20克,草决明30克,水煎,吃海带饮汤。每日2次。

3.苦瓜瘦肉汤:

鲜苦瓜200克左右,去瓤切块,猪瘦肉100克,切片。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汤。煮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暑,明目去毒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暑疖,热痱过多,眼结膜炎等症。

白丁香研细末,加入少许冰片研匀,用人乳调和如糊状,取少许点眼,每日三至五次。治眼结膜炎,角膜生翳。

5.鲜车前草60-100克(干品用20-30克),

猪膀胱200克同煮汤,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作用。民间常用于尿道炎,膀胱炎,眼结膜炎,妇女湿热白带或黄带等症。

桑叶10-20克,猪肝100克切片煮汤,煮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作用,适用于眼结膜炎,夜盲,肝热头目疼痛等症。

浓茶适量、盐少许。用法:浓茶加盐少许,外洗患眼。

绿茶1 克、桑叶5~15 克、菊花15 克、甘草5 克。用法:加水350 毫升煮沸5 分钟,分3 次饭后服,每日1 剂。说明:桑叶用量如流泪、羞明较甚可多用。

茶叶适量、鸡蛋数个。用法:茶叶煮鸡蛋食之,每日3 次,每次2 只,连用3~5 日。

绿茶10 克、木耳25 克、鸡蛋2 个。用法:加水2 碗煮成1 碗,连汤和木耳、鸡蛋吃下。

二、注意事项:

1.忌酒:

本病属风热邪毒或兼胃肠积热侵犯肝经,上攻于目所致。饮酒(包括各种烈酒、黄酒、果子酒、米酒、啤酒等)可助邪热毒气,犹如煽风点火;同时饮酒还能损及肝阴,使肝经空虚,风热邪毒更易侵袭,以致本病病程延长。


2.忌食辛辣之品:

京葱、洋葱、韭菜、蓼蒿、芥末等辛辣之品,能温阳而助风热时邪,并可耗损肺胃之阴,使肺胃积热加重,使风热时邪与肺胃积热搏结难去,而不利于本病的早期康复。

3.忌腥膻发物:

红眼病患者应忌黄鱼、鳗鱼、橡皮鱼、桂鱼、鳝鱼、黑鱼、鳊鱼、蟹、虾之类腥膻发物,否则导致风热之邪更盛、热毒愈益内盛,给治疗、康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忌食生姜:

眼部炎症者不宜食用生姜。眼部炎症宜食用清凉散热之品,忌食温热辛散食物,生姜温热,且味辛走窜行散,既助火热,又伤阴液,眼部炎症者食用,将会加重病情。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干燥性角结膜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