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脂肪坏死(结节性脂肪坏死病,胰腺炎皮下脂肪坏死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胰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胰腺功能异常患者
- 典型症状:肚子疼 腹痛伴黄疸 恶心 溃疡 结节
一、症状
皮肤损害为分布较广泛的皮下结节红斑,成批出现,隆起皮面,呈淡红或潮红,质软,有压痛。有时可有波动感,液化溢出油状液体,破溃形成溃疡,消退局部不形成萎缩凹陷。如发生中小关节滑膜炎时,关节周围红肿,末节指(趾)关节尤著,类似痛风,可有骨质疏松。急性或慢性胰腺病变(包括胰腺炎、胰腺肿瘤或囊肿),除出现胰腺炎症性全身症状,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或黄疸等,化验检查见血脂酶升高,或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皮肤损害多发于小腿,偶然亦发于臀部、躯干和上肢。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血清检查的特征性即可诊断。
一、发病原因
胰腺病释放胰脂酶引起播散性血管炎,致脂肪坏死性炎症。有时胰脂酶降低或正常,脂膜炎症亦可消退,亦有例外者,示发现胰腺疾病或胰脂酶未增多,而发生部位性脂肪坏死症。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确切。胰腺病释放胰脂酶引起播散性血管炎,致脂肪坏死性炎症。也有例外者。
早期应用理疗,促进吸收,局部可外敷活血化瘀的散剂。肿块中央液化,出现波动或有继发感染者,应切开引流,部分病例可使用抗生素。外伤不肯定,应外征切除病变组织作病理检查。病例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撞击、跌交、挤压、手术和穿刺等病史。但有少数病例,外伤轻微。
1.Weber-Christian脂膜炎 有回归性不规则发热,无关节炎症状。
2.硬结性红斑 属皮肤结核疾病,皮损多分布于小腿屈侧,无明显全身症状,无胰腺疾病。
3.结节性红斑 多与风湿相关,皮损多分布于小腿伸侧,结节不破溃,不伴胰腺疾病。
4.结节性血管炎 属免疫性疾病,结节常沿血管走向排列,呈条索状或梭状硬性结节,很少破溃。
一般采用高蛋白、低脂肪半流质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要严格限制脂肪类食物摄入。脂肪摄入量每日应限制在20克以下,随病情好转,逐渐增加至40~50克/天。富含脂肪的肉类、干果、油料、果仁、黄豆、油炸食品及油酥点心等均在禁食之列。蛋白质每日摄入应达70克以上,应选用含脂肪少、高生物价蛋白的食物,如鸡蛋清、鸡肉、虾、鱼、豆腐、牛瘦肉等。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可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的食物,多食绿叶蔬菜和水果。蔬菜可多吃菠菜、西兰花、花椰菜、萝卜等,但须煮熟吃,防止纤维过多增加腹泻。水果宜选没有酸味的,如桃子、苹果、香蕉等。少吃易产气使腹胀的食物,如炒黄豆、蚕豆、豌豆、红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