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胸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见于青年女性
  • 典型症状:静息痛 上肢无力 上肢麻木 胸腔出口综合征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锁骨下动脉远端的动脉瘤常常累及第1段腋动脉,称为锁骨下-腋动脉瘤(subclavian-axillary aneurysm),最常见的原因是颈肋和纤维索带所致的胸廓出口综合征,多见于青年女性,以右侧者多见。
典型症状:静息痛 上肢无力 上肢麻木 胸腔出口综合征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些病人以胸廓出口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如压迫神经可出现上肢疼痛、麻木、无力,压迫锁骨下静脉时可出现上肢肿胀;有些病人表现有上肢的急慢性缺血症状,苍白、发凉、疼痛,或表现有雷诺(Raynaud)现象,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坏疽或溃疡。

 二、诊断:

1.体检可扪及锁骨上窝的异常颈肋,锁骨下动脉的震颤;听诊可闻及响亮而粗糙的杂音,如果有远端动脉栓塞,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搏动可减弱或消失。

2.本病在锁骨上需发现搏动性肿块,在除外纵隔肿瘤,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扭曲扩张后,可考虑本病。X线可明确骨质异常、B超和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常有重要价值。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的形成绝大多数与颈肋有关,其他的原因包括异常第1肋、锁骨的骨不联合和其他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异常。据统计,颈肋的发生率在人群中约为0.6%,绝大多数不引起临床症状,女性多见动脉瘤形成,且多见于右侧;同时50%~80%的颈肋者是双侧性的,由此引起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也往往是双侧性的。

二、发病机制:

1.颈肋在解剖上通过纤维束带、骨性联结、活动关节等方式与第1肋融合,在锁骨下动脉经过第1肋时造成外在压迫和成角,狭窄后扩张导致动脉瘤样改变,累及锁骨下动脉远端和近端腋动脉;动脉瘤腔内附壁血栓可造成远端肢体动脉栓塞,在某些病例动脉瘤腔内可因血栓形成而完全闭塞,并逆向延伸导致椎动脉栓塞和右侧颈动脉栓塞,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鉴别诊断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须与骨下动锁颈总动脉扭曲脉扩张相鉴别,此外胸片显示的上纵隔肿块也应与其他肿瘤鉴别。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瘤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脑缺血性疾病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