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结缔组织性肠炎

  • 挂号科室:中医针灸科
  • 发病部位:免疫系统,肠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腹胀 肚子疼 肠壁水肿增厚 肠穿孔 食欲减退
  结缔组织疾病累及胃肠道的有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中以硬皮病最为突出。
典型症状:腹胀 肚子疼 肠壁水肿增厚 肠穿孔 食欲减退

一、症状

1.硬皮病患者临床可有腹部不适、腹胀、食后腹鸣、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间断性腹泻便秘交替等肠道功能失调表现。

2.皮肌炎时小肠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分节变化、伴低动力和通过时间延长。肉眼可见肠壁水肿、增厚。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肠道损害主要是血管炎的结果,常见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少见腹泻、黑粪,偶见肠梗阻。少数患者有绒毛萎缩,伴发小肠吸收不蛋白丢失性肠病、局限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 肠道症状很常见,肠道局部缺血时,出现腹痛、恶呕吐或腹泻。病变血管闭塞可引起肠溃疡、梗死、穿孔。有时临床症状酷似局限性肠炎或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一、病因

1.硬皮病患者57%有小肠受累,小肠病理变化有平滑肌萎缩,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斑片状胶原纤维沉积,粘膜固有膜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2.皮肌炎时小肠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分节变化、伴低动力和通过时间延长。肉眼可见肠壁水肿、增厚。镜检示多处粘膜糜烂、粘膜下层水肿、肌层萎缩和纤维化伴淋巴及浆细胞浸润。肠管粘膜下层至浆膜层小动脉、小静脉内膜增厚易有血栓形成及管腔闭塞。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肠道损害主要是血管炎的结果,表现为纤维蛋白样变性、血栓形成、出血和缺血,主要侵犯肠道粘道下层、肌层和肠系膜小动脉、小静脉。

4.结节性多动脉炎可累及肠道的任何部位,但主要侵犯肠系膜中、小动脉及粘膜下层和肌层小动脉,其次为小静脉。损害呈节段性分布,管壁各层均被累及。组织学特点为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及血栓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5.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并发小肠吸收不良、脂肪泻和选择性乳糖耐受不良。吸收不良是因并发小肠淀粉样变性所致,还可伴胃肠道蛋白质丢失。

一、预防

1、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2、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3、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4、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5、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6、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一、鉴别

主要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霍乱,肠阿米巴等相鉴别。

1.活血通络狗肉汤: 附子30克, 桂皮30克, 八角茴香10克, 生姜150克, 狗肉1500克, 将狗肉洗净切块; 放入姜、桂皮、茴香、附子及适量黄酒、精盐, 加清水用文火炖2小时, 适用于冻伤、硬皮病.

2.治皮肤湿毒瘙痒: 海带50克, 绿豆50克, 红糖50克水煮服食, 每日1次.

3.治脚气流注, 历节疼痛, 皮肤麻痹, 两脚痹挛: 何首乌不计多少 (切作半寸厚, 以黑豆不计多少, 水拌令匀湿, 就甑内蒸, 用豆一重, 何首乌一重, 蒸令豆烂为度.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