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转移性癌(外阴转移癌)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外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女性
- 典型症状:排尿不畅 尿痛 尿频 溃疡 结节
外阴转移性癌症状诊断
一、症状:
1.首发症状:多为患者本人或体检时偶然发现外阴结节,呈单个或多发,肿瘤生长快。
2.其次:外阴疼痛,少数可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不畅等泌尿系症状。
3.一般症状:外阴病变多位于皮下,随着病情发展表皮溃破,易形成溃疡。少部分患者开始即呈糜烂、菜花状改变。
二、诊断:
可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在外阴转移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地询问病史,尤其要注意既往有否妇科良恶性肿瘤或全身其他部位脏器的诊治病史。一般患者既往或正患有恶性肿瘤者,除有原发肿瘤的症状外,外阴出现痛性或无症状的肿快,
诊断标准有以下几个:
1.存在来源于外阴以外的原发灶;
2.外阴肿瘤的病理形态或细胞形态符合来源组织肿瘤的形态;
3.无怀疑肿瘤原发于外阴的依据。
外阴转移性癌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外阴转移性癌与原发癌肿组织来源及病因相同。
2.原发肿瘤的扩散主要通过静脉癌栓逆行转移到外阴,也可通过淋巴转移或直接蔓延而来。
二、发病机制:
转移途径:
1.宫颈癌可由血循环及淋巴转移到外阴,也可直接经阴道累及外阴。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2.内膜癌、卵巢癌、绒癌可经血流逆行转移到外阴,也常通过圆韧带的淋巴途径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3.直肠癌可直接向周围组织浸润或经淋巴结转移到阴道和会阴。
4.左侧卵巢静脉直接引流至左肾静脉,因此,原发肾癌外阴转移多来自左侧。
外阴转移性癌预防: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对预防外阴癌有一定作用。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和产褥期阴部的卫生。
4.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外阴转移性癌鉴别诊断
转移性外阴癌除与各种原发性的外阴癌相鉴别外,应与外阴炎症性包块,原发性良恶性肿瘤,非赘生性囊肿,疝气等相鉴别,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1.转移性Crohn病:
Crohn病病因未明,常合并有异常的全身免疫性反应,在我国的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转移性Crohn病是Crohn病的一种罕见并发症,症状复杂多变,常常伴有活动性的胃肠道表现,但也可无其他系统的症状仅有皮肤病损,Crohn病的皮肤病损有着极不同的肉眼观,皮肤病损呈结节性红斑和溃疡性改变,皮肤病损处病理呈增生性和息肉样改变,会阴皮肤也是Crohn病经常累及到的病损部位,应引起重视。
2.外阴原发性的异位乳腺肿瘤与的鉴别:
晚期正常位置的乳腺癌生殖道的转移少见,卵巢和子宫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也有转移至外阴部位的报道,乳腺癌的原发部位及外阴病灶部位有一致的组织学类型和一定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将有助于外阴转移性癌的诊断,国际范围内有关异位的外阴异位乳腺组织的报道例数约有40多例,外阴异位乳腺组织发生乳腺癌的报道有十几例,原发性的外阴异位乳腺癌与转移性癌的区别在于转移性癌缺乏癌的一些原位因素。
3.与巴氏腺囊肿和巴氏腺原发肿瘤的鉴别:
乳腺癌有转移侵犯巴氏腺部位报道,绒毛膜癌转移至巴氏腺部位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误诊为巴氏腺囊肿而手术治疗,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和局部的活检,绒毛膜癌患者还可通过血hCG的检查来与巴氏腺囊肿及巴氏腺原发肿瘤相鉴别。
外阴转移性癌饮食保健
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首乌鸡蛋汤
组成:首乌120克,鸡蛋4只。
用法:将首乌煎取浓汤,煮鸡蛋4只。此为一日剂量,日服2次。
2.芝麻红糖粥
组成:黑芝麻200克,红糖30克。
用法:黑芝麻拣净,略炒,入瓶备用或捣柞装瓶。每次用2汤匙加红糖适量,蘸馒头或用开水冲服。
3.核桃芝麻粥
组成:核桃仁200克,芝麻100克,粳米100克。
用法:将核桃仁及芝麻各研末。粳米加适量水煮熟,再加入核桃仁、芝麻即可食用。
4.首乌山药羊肉汤
组成:首乌30克,山药100克,羊瘦肉500克,生姜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