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气性膀胱炎(气肿性膀胱炎,原发性气尿症)

  • 挂号科室:特殊门诊
  • 发病部位:膀胱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尿急 寒战 尿痛 高热 尿频
  气性膀胱炎是在膀胱壁内或腔内有气体存在的一种膀胱炎症。亦称原发性气尿症。有学者认为气性膀胱炎及原发性气尿症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
典型症状:尿急 寒战 尿痛 高热 尿频

一、症状

1.在排尿或导尿时发现气泡样尿液是最大特点。

2.多有长期糖尿病,尿路感染或导尿史,老年女性多见。

3.尿频,尿急,尿痛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表现。

二、诊断

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应想到此病。X线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病原因

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通过血行或尿路上皮的损伤途径进入泌尿系,酵解尿中葡萄糖或尿中不正常蛋白质或大肠埃希杆菌分解正常蛋白质而产生气体,此气体经分析证实为二氧化碳气。此病的诱因多见糖尿病或长期大量输注葡萄糖液的患者。糖尿病本身极易引起细菌感染。其次为尿路梗阻长期导尿或尿路损伤而致感染。

二、发病机制

气性膀胱炎以膀胱壁组织内出现气泡为特征,是膀胱急、慢性炎症罕见的特殊类型。气体聚积于黏膜下,量大时可以溢至膀胱内和(或)膀胱外周的浆膜下,膀胱腔内如有游离气体,部分患者可随尿液排出。

膀胱壁水肿增厚,固有膜内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空泡腔,覆盖气泡表面的黏膜上皮可完整脱落形成浅表溃疡。囊泡附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有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肌层有时也可见到气泡存在。

本病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通过血行或尿路上皮的损伤途径进入泌尿系,酵解尿中葡萄糖或尿中不正常蛋白质或大肠埃希杆菌分解正常蛋白质而产生气体,故临床预防应根据病因学进行,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血液感染时应进行积极治疗,避免感染迁延至膀胱组织诱发本病。

本病应与放射性膀胱炎、滤泡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化学性膀胱炎相鉴别。

膀胱炎食疗方:

1)玉米粥

原料:玉米渣或面50克,盐少许。

制法用法:玉米渣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加盐少许即成。空腹食用。

2)大麦粥

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用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3)竹叶粥

原料:鲜竹叶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100克,砂糖少许。

老年人败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