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膜性结膜炎(白喉性结膜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 典型症状:视力障碍 睑结膜的巨大乳头 眼睑松弛 畏光及流泪 眼内有异物感
  膜性结膜炎(membranous conjunctivitis)又称白喉性结膜炎(diphtheritic conjunctivitis),即为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特点是睑结膜表面有一层不易剥脱的灰白色膜样渗出物,多同时伴有鼻咽部白喉、发热及其他全身中毒症状。由于白喉疫苗的广泛接种,目前本病在我国已极为少见。
典型症状:视力障碍 睑结膜的巨大乳头 眼睑松弛 畏光及流泪 眼内有异物感

    一、症状

多双眼发病,起病急骤,眼睑肿胀,结膜高度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同时伴有鼻咽部白喉、发热及其他全身中毒症状,有时还引起肾炎及眼外肌麻痹等。

    二、诊断

根据白喉杆菌的毒力和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结膜炎的严重程度轻重不一。轻者病变仅侵及浅层黏膜组织,睑结膜表面附有灰白色膜,除去此膜,其下结膜组织无明显损伤及出血,炎症消退后可不留瘢痕,很少引起角膜的严重并发症。重者病变侵及深层组织,坏死反应严重,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膜性渗出物,强行剥离时,其下结膜出现溃疡、出血,眼睑高度肿胀,坚硬不易翻转,由于粗糙的睑结膜的机械性损伤、坚硬的眼睑组织压迫以及细菌和毒素对角膜的直接损伤,可出现角膜并发症,形成角膜溃疡乃至穿孔。

一、病因

微生物性感染(45%):

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微生物性和非微生物性两大类。根据不同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或内源性,也可因邻近组织炎症蔓延而导致。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致病微生物可为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偶见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感染。

非微生物性感染(25%):

物理刺激(风沙、烟尘、紫外线等)和化学性损伤(医用药品、酸碱或有毒气体等)也可引起结膜炎。

结膜炎多是接触传染,故应提倡勤洗于,避免随意揉眼。提倡流水洗脸,毛巾、手帕等物品要与他人分开,并经常清洗消毒。对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更不允许到公共由于泳区游泳,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也必须洗手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如果一眼患结膜炎,必须告诉病人保护健眼不受感染。凡工作环境多风、尘烟等刺激者,应改善环境和戴保护眼镜,以防引起结膜炎。对公共场所如浴室、餐厅、游泳池要进行卫生宣传,定期检查和加强管理。

假膜性结膜炎:有些病原体导致的严重的急性结膜炎,在结膜表面可形成一层膜性渗出,是由从血管中渗出的蛋白和纤维素在结膜表面凝结而成,故称假膜性结膜炎,实际上,假膜的形成是炎症反应的表现,并不具特异性。除急性结膜炎的一般症状外,结膜囊分泌物明显增多,睑结膜及穹隆结膜表面出现灰白色膜性渗出,渗出膜一般易于剥离,剥离后其下方结膜可有少许出血,无明显溃疡,随即可再形成新的假膜,个别严重病例渗出膜不易剥离,剥离后创面呈溃疡状,出血较多;一般经1~3周,假膜可逐渐消失。由于多种炎症的急性结膜炎均可伴有假膜,故还应根据其他的临床特点、全身情况及病原学检查做出诊断。

1.不能喝酒

本病属风热邪毒或兼胃肠积热侵犯肝经,上攻于目所致。饮酒(包括各种烈酒、黄酒、果子酒、米酒、啤酒等)可助邪热毒气,犹如煽风点火;同时饮酒还能损及肝阴,使肝经空虚,风热邪毒更易侵袭,以致本病病程延长。

2.不能吃辛辣食物

京葱、洋葱、韭菜、蓼蒿、芥末等辛辣之品,能温阳而助风热时邪,并可耗损肺胃之阴,使肺胃积热加重,使风热时邪与肺胃积热搏结难去,而不利于本病的早期康复。

3.不能吃腥膻发物

本病患者应忌黄鱼、鳗鱼、橡皮鱼、桂鱼、鳝鱼、黑鱼、鳊鱼、蟹、虾之类腥膻发物,否则导致风热之邪更盛、热毒愈益内盛,给治疗、康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不能吃生姜

眼部炎症者不能吃生姜。眼部炎症宜食用清凉散热之品,忌食温热辛散食物,生姜温热,且味辛走窜行散,既助火热,又伤阴液,眼部炎症者食用,将会加重病情。

结膜结核病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