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痿证(痿L)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肌肉萎缩 消瘦 湿热浸淫 手握物无力 眼睑下垂
  痿证是以肢体软弱无力,甚至不能随意运动,日久出现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多见,故也称ldquo;痿蹙rdquo;。痿是肢体痿弱不用,ldquo;蹙rdquo;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痿证还可表现为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手握无力,甚至呼吸困难,周身软弱无力者。西医之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等,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典型症状:肌肉萎缩 消瘦 湿热浸淫 手握物无力 眼睑下垂

痿证症状诊断

1.痿证治疗的诊断要点

肢体痿弱无力,甚则不能持物或行走,或有的仅为上眼睑下垂。

患肢肌肉萎缩,肢体瘦削。

本病之发,部分见于温热病中,或热病和它病之后。

2.辩证分析

临床辨证应分清虚实。凡起病急,发展快,多属肺热伤津,或湿热浸淫,多为实证;病史较长,起病与发展较慢,以脾胃肝肾亏虚为多,两者均属虚证,亦有虚中夹实者。实证治疗宜清热、润燥、利湿,虚证宜益气、健脾、滋肝肾,并应重视“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

痿证疾病病因

痿证的病因,大抵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多因热邪、湿邪,内伤多因久病、劳倦、饮食失调等。其主要病理机制有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髓枯等,导致肢体筋脉失养而起。病位与肺、脾、肝、肾四脏关系较密切。

痿证鉴别诊断

痿证应与痹证、中风后遗症作鉴别。痿证筋骨痿软,肌肉麻木,甚至削瘦,但肢体关节一般不痛;痹证日久,亦可出现肌肉麻木、瘦削,但始终有关节疼痛;中风后遗症与痿证,虽然也有相似之处,但中风是半身瘫痪,常有语言蹇涩,口眼涡斜,痿证则无这些风证。

痿证饮食保健

大麦(去皮)60克,薏苡仁60克,土茯苓90克,同煎为粥,煮熟后去土茯苓,常服。主治湿热浸淫痿证。

烤干牛骨髓粉300克,黑芝麻300克,略炒香后研为细末,加白糖适量合拌,每次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亏虚痿证。

黄芪50克,猪脊骨适量,水煎,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脾胃虚弱痿证。

发作性睡病,副鼻窦炎,颅咽管瘤,重症肌无力,新生儿泪囊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