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肾损害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肾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弛张热 高热寒战 高热 恶心 血压下降
一、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菌血症等,败血症性肾功能损害的症状与其他感染性肾脏疾病类似,应注意鉴别。
1.原发炎症:各种病原菌所引起的原发炎症与其在人体的分布部位有关,原发炎症的特点是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2.毒血症症状:起病多急骤,常有寒战,高热,发热多为弛张热或间歇热,亦可呈稽留热,不规则热和双峰热,后者多系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所致,发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周身不适,肌肉及关节疼痛等。
3.皮疹:见于部分患者,以瘀点最为多见,多分布于躯干,四肢,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处。
4.关节症状:可出现大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甚至并发关节腔积液,积脓,此种情况多见于革兰阳性球菌,脑膜炎球菌,产碱杆菌等败血症的病程中。
5.感染性休克:见于1/5~1/3败血症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皮肤花斑,尿量减少及血压下降等,且可发生DIC,系严重毒血症所致。
6.肝脾肿大:一般仅轻度肿大。
7.败血症性肾功能损害的症状与其他感染性肾脏疾病类似,可有尿素氮,肌酐增高和尿液异常改变。
二、诊断
根据临床败血症的诊断,结合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阳性结果可以诊断本病。对临床怀疑为败血症的病人,应作血和脓液的细菌培养检查。如果所得的细菌相同,则诊断可以确立。但很多病人在发生败血症前已接受抗菌药物的治疗,往往影响到血液细菌培养的结果,以致一次培养很可能得不到阳性结果。故应在1天内连续数次抽血作细菌培养,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预计发生寒战、发热前,可以提高阳性率。必要时,可抽骨髓作细菌培养。对临床表现极似败血症而血液细菌培养多次阴性者,尚应考虑厌氧菌或真菌性败血症的可能。对怀疑有厌氧菌败血症者,可抽血作厌氧菌培养。对疑有真菌性败血症者,可作尿和血液真菌检查和培养,并作眼底镜检查。在真菌性败血症,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上常有小的、白色发亮的圆形隆起。
一、病因
肾衰竭败血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下列诸因素有关:
1.败血症常引起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体内缩血管物质(如某些细胞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内皮素及腺苷等)反应性增加,由此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肾血流量减少是败血症并发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也有非血流动力学的因素,如细菌随血液迁徙至肾脏引起肾感染,在败血症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活检发现,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腔内有微小脓肿。
2.败血症并发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嗜中性粒细胞激活,嗜中性粒细胞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目前尚有争议。近有人发现,败血症时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可加重肾缺血和肾功能不全。其机制是嗜中性粒细胞整合素(integrin)与内皮细胞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相互作用削弱对肾血管的保护,此外嗜中性粒细胞还可破坏内皮而减少NO合成,促进自由基生成也加重了缺血性急性肾衰竭。
3.败血症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约占7.1%,其中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占69%,大多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68.5%)。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多不发生该综合征,但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比例(40%)与革兰阳性细菌败血症(45.7%)相近;说明该综合征只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因素之一。
4.细胞因子的作用Mariano等人发现败血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和尿中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水平升高,其与肾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与肾功能受损有关的其他细胞因子(如TNFIL-1,IL-6,IL-8)相关,说明PAF可能参与介导了败血症时的中毒性休克和肾功能损害。近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和革兰阴性菌释放的内毒素,细胞膜中一种脂多糖(LPS),能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凋亡。
1.加强劳动保护,避免外伤及伤口感染,保护皮肤及黏膜的完整与清洁,皮肤疖、疮处切忌针挑或剂压。
2.做好医院各病房的消毒隔防工作,防止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出现真菌和其他耐药菌株的感染时,应及时调整治疗。一旦出现败血症或肾损害更应采用强有力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是预防肾损害的有效措施。
4.在进行各种手术、器械检查、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等技术操作时,应严密消毒,注意无菌操作。
5.积极控制、治疗白血病、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各种易导致感染的慢性病。
一、鉴别
败血症应注意和胃肠道感染、中毒型菌痢、重症伤寒、粟粒性结核、脑炎和隐性局部感染灶等相鉴别。败血症肾损害应与其他感染性肾脏疾病相鉴别。
一、食疗方:
团鱼1只(约1斤去内脏洗净),去毛去内脏白鸽1只,加调味品后一起隔水炖,食团鱼、鸽子及汤。
肾病患者的饮食须知
1、饮食要低盐饮食,要吃得清淡一些,忌食用酒及辛辣性食物,少食油腻及含动物蛋白多的荤腥食物(如肥肉、虾、蟹等)
2、忌食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
3、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者,应进食少盐或无盐饮食。
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①禁食豆类及其制品,少食坚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及腌制食品(如咸菜、酱菜等)。
②每日进食的高蛋白(如瘦肉类、牛奶、鸡蛋等)应控制量。根据患者各人病情,一般成年人每日2-3两左右,并且分3-5次食用。
③肾功能衰竭期肾脏排水能力有限,需控制水的摄入,建议按公式计算:进水量=前一天的总尿量+500-800毫升。
④为了使肌酐、尿素氮能增加排出,就必须使大小便通畅,大便宁可一天两三次而不要两三天一次。冬瓜、西瓜、葫芦能利尿, 赤豆汤、黑豆汤、绿豆汤、放糖喝,清热利尿。蜂蜜、香蕉、生梨、萝卜、胡桃肉、黑芝麻、能润肠通便,这些食物都可以配合药物,经常使用。
5、肾病患者禁食发物:有些食物是很容易引肾脏疾病复发的,如:公鸡、鲤鱼、老猪肉、鹅等都属于发物,肾病患者应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