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肉瘤(脂肪肉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典型症状:局部软组织浸润 结节
脂肉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本病男性多见,常发生于中老年人(30~80岁,平均50岁)。多见于下肢,特别是股部,也可见于臀、上肢、颈和躯干等处。
2.皮损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常较大,直径2~20cm不等(平均10cm),质软,有的有囊样感,边界较清。一般无疼痛。
3.大多仅局部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低分化者易转移,多转移至肺和肝。
二、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脂肉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因尚不明。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脂肉瘤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脂肉瘤鉴别诊断
组织病理: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诊断。低分化型黏液型脂肪瘤中瘤细胞脂质极少,常需脂质染色以明确诊断。
1.分化型脂肪肉瘤:
需与脂肪瘤、黄瘤、弥漫性神经纤维瘤、皮肤纤维肉瘤等鉴别。识别不典型性脂肪细胞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特殊染色。
2.黏液型脂肪肉瘤:
需与黏液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等鉴别,后两者无成脂细胞。
3.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
含有成脂细胞,必要时可行S-100染色。
4.多形性脂肪肉瘤:
需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鉴别。脂肪肉瘤细胞多为空泡性脂肪母细胞,无畸形巨细胞。而后者瘤细胞主要为泡沫细胞,常见畸形巨细胞。
脂肉瘤饮食保健
1.多样化:
食谱广不仅可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还能抑制有害致癌物质。
2.喝含酒精的饮料一定要适量:
喝酒多有损健康,口腔、咽喉、食管和肝脏的癌与喝酒过量有关。喝酒多,同时又抽烟的患癌症的危险性更大。
3.避免过多胆固醇的摄入:
低脂肪饮食可以减少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性。
4.食用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
应该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以增加淀粉和纤维素的摄入量,这样可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
5.保持营养的均衡,维持理想体重。
避免吃过多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