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舟状骨骨软骨病(足舟骨无菌性坏死、Kohler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其他骨,足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常累及4~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 典型症状:关节肿胀 疼痛 足趾伸屈时足部疼痛 足部肿胀压痛
又称舟骨无菌性坏死,是指生长发育中的足舟骨硬化、扁平和碎裂。常累及4~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典型症状:关节肿胀 疼痛 足趾伸屈时足部疼痛 足部肿胀压痛
一、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最主要是表现为疼痛,患者常诉足背疼痛、负重后加重,晚上亦痛。逐渐出现跛行。在舟骨上方有轻度肿胀及压痛。压迫足纵弓时亦痛。
一、病因
舟骨是足纵弓上的拱心石,受到的应力很大,易发生缺血坏死。但Caffey发现30%的男孩、20%的女孩的舟骨骨化中心是不规则的。有人无选择的拍摄了100张足部X线片,有37%的舟骨由多个骨化中心发育而来。确实,有些儿童由于其他原因拍片时亦可见舟骨有不规则的碎裂;还有,患儿对侧无症状的足的X线片上,亦可以有与有症状侧相似的表现。从临床上来看,本病症状起始急骤,病史常只有1~2天,但其X线的表现非短期内可形成,不能想象骨坏死后可长期存在而无症状。故目前不少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正常的生长变异。
一、预防
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特别是一些疼痛性疾病时尽量不用或者少用激素类药物。因为相关疾病必须应用激素时,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不听医嘱自作主张,滥用激素类药物。
一、鉴别
本病需与足舟状骨骨折相鉴别,X线检查可资鉴别。
足舟状骨参与足部内纵弓的组成,其形态和关节构成是足弓发挥缓冲稳定作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临床上多见撕脱性或位置良好的裂缝骨折,对于骨折呈粉碎性、移位或脱位的不稳定骨折病例,手法整复后往往不能维持正常位置,须手术治疗。手术多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但实际手术中往往因骨折呈粉碎性而无法牢固固定,术后易出现骨折碎片“挤”出于关节外,足背出现隆起,足舟状骨前后径减小,极易发生关节疼痛、骨折块缺血性坏死等情况。
饮食和此病关系不大,只要是不很刺激的食物都可以吃。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创伤性关节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