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外阴淋巴管瘤(外阴淋巴管痣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外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见于儿童
  • 典型症状:头颈部活动受限 呼吸困难 蚁走感 结节
  外阴淋巴管瘤(vulvar lymphangioma)系由淋巴管扩张增生而成,实质并非真正的肿瘤。表现为局限性群集体积小而壁薄的囊泡状肿物,肿瘤为单个或多个,呈灰红色或灰白色囊性结节。  外阴淋巴管瘤较罕见。大多数在出生时或1 岁以内发病,但也有迟发者或老年发病。可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及囊性淋巴管瘤。
典型症状:头颈部活动受限 呼吸困难 蚁走感 结节

外阴淋巴管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多见于大阴唇,有时累及整个外阴,这一类的淋巴管瘤多见于儿童。可伴有皮肤弥漫性肥厚突起。淋巴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退,通常继续生长而扩大。淋巴管瘤可以生长很大,造成畸形,甚至死亡。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纯性淋巴管瘤:为常见的外阴淋巴管瘤,常为成簇针头至豌豆大水疱,半透明或乳白色,常排列成线形而似带状疱疹。其质地较软,可单发或多发。肿物较小时,可无任何症状,当其增大或破裂时,出现下坠感,从肿物中溢出淋巴液。

2.外阴海绵状淋巴管瘤:呈弥漫性生长,质地较软,表面稍高起,边界不清,并向后方扩展至会阴部。硬度如脂肪瘤,有波动感,似海绵状,有时为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

一般无症状,偶尔伴有痒感或蚁走感。

3.囊性淋巴管瘤:多见于颈部,偶有发生在腋下、腹股沟、腹膜后区者。通常为多房性囊肿样、质软、为张力性皮下肿块。一般增长缓慢,如并发感染或囊内出血,肿物可迅速增大,压迫呼吸道及消化道而出现相应症状。水瘤过大时可使头颈部活动受限。水瘤向内扩展,可压迫喉部及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位于颈前三角区的水瘤若向上突入口腔底部,可以影响咀嚼和吞咽运动。

二、相关检查:

检查时可见外阴皮肤有单个或多个浅红或灰白色囊性结节或疣状物体,大小不一,肿瘤表面可呈现水疱,压之肿物破裂,有淋巴液流出。组织病理检查偶可见充满淋巴液的大小不一扩张淋巴管腔。

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结合各型临床表现,穿刺后有无淋巴液流出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从而诊断本病。最终诊断以活组织病理检查为准。

外阴淋巴管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具体病因不明,学界尚有争议。普遍认为外阴淋巴管瘤系由淋巴管扩张、良性增生所致。也可引多方面因素而起病,如基因易感性、地理环境因素及内分泌等影响本病发生。而且病毒的感染和自身的免疫功能缺陷等也与本病有关。

二、发病机制:

1.淋巴管(vasa lymphatica)是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其形态结构与静脉相似,但管径较细,管壁较薄,瓣膜较多且发达,外形呈串珠状。淋巴管在向心行程中,通常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从而把淋巴细胞带入淋巴液。

2.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当局部感染时,细菌、病毒或癌细胞等可沿淋巴管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如该淋巴结不能阻止和消灭它们,则病变可沿淋巴管的流注方向扩散和转移。

3.而外阴淋巴管瘤(lymphangioma)为淋巴管的畸形或发育障碍,是一种淋巴管的良性过度增生。

外阴淋巴管瘤预防

1.定期体检:注意定期体检、自检,发现肿块及时就医治疗,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和产褥期阴部的卫生。

4.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外阴淋巴管瘤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与局限型疣状痣及海绵状血管瘤鉴别。

1.局限型疣状痣:好发于头皮,躯干或四肢,单发,皮损为密集的淡褐色至黑色丘疹,排列成条形,表面呈乳头瘤样,角质增厚,容易与淋巴管瘤鉴别。

2.海绵状血管瘤:深部淋巴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较难鉴别,最终要依赖病灶组织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海绵状血管瘤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皮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柔软的皮下肿块,可高出皮面,边界不清,挤压后缩小,呈淡紫色或紫蓝色,表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有弹性,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内有大量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而淋巴管瘤真皮或皮下组织内为大量大小不等的淋巴管,因此,两者可以鉴别。

外阴淋巴管瘤饮食保健

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海带紫草牡蛎肉汤:海带50克,紫草10克,牡蛎肉250克。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丝,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紫草牡蛎肉同煮,食盐、油适量调味即可食用。

2.山药杞子炖牡蛎肉:淮山药30克,枸杞20克,牡蛎肉10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枸杞洗净拣去杂质,牡蛎肉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放水适量,放入姜丝、油、食盐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炖30分钟。即可食用。

3.海带猴头菇汤:干猴头菇30克,海带50克。将海带用清水浸泡,洗去咸味,切成条状。取猴头菇洗净,温水泡开,切成块,然后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汤,沸后加入油、上等鱼露、蒜、葱少量,再煮片刻即可服用。

4.海带拌银芽:海带100克,绿豆芽300克,豆干100克。将海带浸泡干净去咸味,切细丝,绿豆芽掐去芽冠及根须,豆干切细丝,将炒锅放旺火上,倒入花生油适量,油烧热,将海带、豆干、绿豆芽放炒锅内;加适量清水,炒至熟加适量醋、白糖、味精、上等鱼露,翻炒片刻,即可起锅食用。

脉管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