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状角质松解症(凹陷性角质层分离,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窝状角质松解,跖沟状角化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见于长期接触泥土和水的人
- 典型症状: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 皮损可呈角样突起 剥脱性皮炎
窝状角质松解(pitted keratolysis)又称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keratolysis plantare sulcatum),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长期接触泥土和水的人群中易发本病。其临床特征是跖部皮肤呈环状或点状剥蚀。
典型症状: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 皮损可呈角样突起 剥脱性皮炎
一、症状
在跖部及趾下部,表现为大量浅表性角质层剥蚀,呈散在性,边缘绕以环状的黑沟,呈火山口状。皮损可相互融合呈不规则状。患者常伴有多汗,亦可出现浸渍现象。皮损处无炎症,无自觉症状,严重病人或长途步行后,可出现发红和肿胀。发病与季节有关,夏重冬轻。病程长,多持续数年。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即可诊断。
一、发病原因
该病的致病菌尚不能完全清楚,曾报告有放线菌属、奴卡菌属、石膏样癣菌、链丝菌属等。温暖潮湿是发病的必备条件。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由于本病的致病菌尚不能完全清楚,曾报告有放线菌属、奴卡菌属、石膏样癣菌、链丝菌属等。温暖潮湿是发病的必备条件。故临床预防的主要措施就是避免感染,在接触具有可疑病原体污染的砂石时应佩戴手套同时传防护服,以降低皮肤感染的可能性。
根据成群的黄豆大圆形角层剥蚀,即可确诊。但需与点状掌跖角化症和汗管角化症鉴别。前者为针尖至米粒大的灰黄色角化性丘疹,其顶端凹险,状如喷火口;后者为米粒大褐色角化性丘疹以后扩大成斑疹,周围绕以灰色或黑色的隆起的坚硬角质环,中央表皮萎缩,带灰黄色。
1、窝状角质松解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吃一些蛋黄、猪肝、胡萝卜、菠菜、橘子、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并尽量让孩子多喝水,以缓解干燥气候造成的体内水分缺乏。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脓毒症和菌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