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小儿恶性淋巴瘤,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小儿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小儿非霍奇金淋巴肿瘤,小儿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淋巴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小孩子较常见
  • 典型症状:淋巴结肿大 消瘦 肢体疼痛 肝脾肿大 出血倾向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又称恶性淋巴瘤,起源于增殖分化过程中的淋巴细胞,它的扩散方式与相应的正常淋巴细胞移行方式相似。
典型症状:淋巴结肿大 消瘦 肢体疼痛 肝脾肿大 出血倾向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症状诊断

NHL临床表现差异大,一些病人仅有外周淋巴结肿大,几乎无全身症状,病理也一目了然,因此在活检后即明确诊断。但另一些病人临床表现复杂而危重,而且病理标本的获得与病理诊断均十分困难。各种病理亚型有相对特殊的临床表现。

   1.非特异性症状

 发热,热型不定,浅表淋巴结肿大,盗汗。肿瘤可原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并出现与肿瘤部位相关的压迫症状。无有效治疗时肿块活检部位或肿块外伤后可长久不愈。晚期病人出现消瘦、苍白、肢体疼痛、出血倾向,肝、脾肿大,肾脏也可因浸润而肿大,并可触及。

2.淋巴母细胞型(70%为T细胞性)

 70%原发于胸腔,特别是纵隔。当原发于纵隔时常见症状有胸痛、刺激性咳嗽、吞咽困难、气促、平卧困难,重者有发绀、颈头面部及上肢水肿,胸部X线平片可见中、前纵隔巨大肿块,可伴有不等量胸腔积液。腹腔为原发部位较少见。少数病人在诊断时就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并出现相应症状与体征。在淋巴母细胞型NHL骨髓浸润较常见,此时无论从细胞形态学、免疫学还是细胞遗传学均较难确定究竟是ALL还是NHL骨髓浸润。

3.小无裂型(95%以上为B细胞性)

 原发于腹腔较多见,可有腹痛、腹围增大、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肝、脾肿大,腹水。有时可表现为肠套叠、胃肠道出血、阑尾炎样表现,甚至少数病人发生肠穿孔等急腹症。右下腹肿块较多见,需与炎性阑尾包块、阑尾炎鉴别。其次较多见的原发部位为鼻咽部,出现鼻塞、打鼾、血性分泌物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4.大细胞型(70%为T细胞性,30%为B细胞性)

 病程相对较长,可有较特殊部位的浸润,如大细胞性B细胞型NHL浸润纵隔,而小无裂B细胞型浸润纵隔较为少见。大细胞间变型可原发于皮肤皮下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肺、睾丸、骨,甚至肌肉和胃肠道等,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5.中枢浸润

 以上各型均可发生肿瘤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常与骨髓浸润同时存在,包括脑膜、脑神经、脑实质、脊髓旁及混合性浸润,出现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或面瘫、感觉障碍、肌力改变、截瘫等。如不给予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措施,病程中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机会很高,眼神经与面神经受累机会较多。

6.临床分期

 分期的目的是评估疾病进展快慢程度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正确治疗。Ann Arbor分期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HD,但对儿童NHL则不适用,因为儿童NHL不像HD那样呈现一个顺序和可预见的形式。St.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临床分期系统已被广泛接受。

经骨髓穿刺,骨髓细胞有大于25%的肿瘤细胞的儿童认为有ALL,局限性部位的一个肿瘤如果骨髓细胞中有5%~25%的肿瘤细胞则认为是Ⅳ期NHL。

在大部分分期系统,儿童NHL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部位良好的局限性疾病(Ⅰ期和Ⅱ期),占儿童NHL的35%~40%,经现代治疗有良好的预后;另一类是部位不佳的肿瘤和播散性肿瘤(Ⅲ期和Ⅳ期),大部分治疗失败,预后不良。

确诊有赖于组织学活检(包括免疫组化检查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不仅可确诊,还可做出分型诊断,这对了解该病的恶性程度、估计预后及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都至关重要。

正确处理和固定活检物质对于正确诊断十分重要。正确处理活检物质可以做一系列补充检查,特别是免疫表型分析、细胞基因学分析、融合蛋白的分子学检查及免疫球蛋白形式和TCR基因重排检查,对正确诊断起辅助作用。首要原则是尽可能少使用侵入性操作过程。有胸腔积液者行胸穿进行细胞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经常可以在数小时内提供诊断,如果骨穿结果正常及没有早期可以得到的积液,可以选择纵隔外淋巴结进行活检。如果可以取到的外周淋巴结活检结果阴性,则可以在局麻下行胸骨旁纵隔切开术,也可以在X线指导下行纵隔肿块的针刺活检或针刺抽吸。

以浅部淋巴结肿大发病者,活检可以确诊,关键是对一些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者要提高警惕,而原发于深部淋巴结者,则易漏诊,故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者,如怀疑为NHL应进行手术探查。

腹部巨大淋巴瘤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和肾功能异常,特别是快速生长的伯基特淋巴瘤,也给诊断带来了困难。腹水经常包含有大量恶性肿瘤细胞,正确的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表型检查可以提供一个快速的诊断,而使患者免去了剖腹探查术和全麻的额外风险。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大多数儿童NHL的发病机制不明。患者的免疫淋巴祖细胞无控制地增生,失去进一步分化的能力而在宿主体内逐渐积累而引起NHL。有证据表明NHL是克隆性增生引起的,在NHL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中可以看到克隆性的染色体核型异常。

在感染HIV的患者中,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发生率高,特别是在伯基特和大B细胞淋巴瘤中,而且在AIDS患者中NHL可以是首发临床症状。在免疫缺陷患者中,EB病毒在淋巴细胞增殖中起了重要作用,EB病毒引起的B细胞增殖为随后的恶性肿瘤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细胞库。

(二)发病机制

大部分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有染色体核型异常,8号染色体长臂远端与14号染色体易位,即t(8;14)(q24;q32)。对T-NHL和T-ALL的研究发现它们有相似的易位,包括TCR的α、β、γ链易位,这些易位包括了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位点。因此,在儿童NHL的所有亚型中,染色体易位在淋巴瘤发生中起了核心作用。但这些染色体易位导致淋巴瘤发生的确切机制不明。

组织病理学是NHL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有多个分类系统,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工作分类(WF)方案,儿童NHL主要的组织类型为淋巴母细胞型,小无裂型及大细胞型。几乎所有类型均为弥漫型,高度恶性,少数大细胞型为中、低度恶性。NHL时淋巴组织结构均被破坏,在非淋巴组织中,肿瘤细胞浸润于正常细胞、胶原、肌纤维之间。

淋巴母细胞型在组织细胞学上无法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浸润相鉴别,儿童肿瘤专家常把骨髓肿瘤细胞是否超过25%来划分ALL还是NHL,但这一标准是人为划分的,临床上会出现诊断为NHL,但复发时骨髓首发,或诊断为ALL,而复发时只有局限肿块。可以认为淋巴母细胞型NHL和ALL,尤其是T-ALL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前者病变细胞较后者稍成熟,治疗上可同样采用治疗ALL上的方案。

小无裂型根据多形性表现可分为Burkitt和非Burkitt或称Burkitt样,在儿童中尚未发现两者间有临床特征、免疫表型、核型及分子学变化的差别。Burkitt在细胞大小及形态上很均一,而非Burkitt有多形性。Burkitt淋巴瘤在肿瘤细胞间常散在吞有核碎片的吞噬细胞,由此形成星空样特征。有骨髓浸润时难于与成熟B细胞性ALL鉴别。有学者认为Burkitt NHL与成熟B细胞性ALL是有不同临床表现的同一疾病,可同样采用针对Burkitt NHL的含有大剂量烷化剂的化疗方案。

大细胞型中间变型淋巴瘤具特征性地浸润淋巴窦,肿瘤细胞常常大而畸形,有丰富的浆和不规则核。可将此类肿瘤分为细胞变异型,霍奇金淋巴瘤样型和不表达CD30的多形T细胞型(即外周T细胞型),这些类型有时伴有噬血细胞增生性反应。有一部分大细胞淋巴瘤可能确实属于组织细胞来源。

NHL组织形态分类可指导临床治疗,但目前仍有多个分类系统,而且各系统间常有矛盾。采用同一分类系统,不同病理科医生亦可能报出不同的病理类型,重复性较差,因此需要免疫表型、核型及分子学变化加以补充。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预防

1避免接触有害因素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等。

2.大力开展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

3.做好优生工作,防止某些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范可尼贫血等。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

HL的诊断应包括分期鉴别诊断,确定分期后才能使病人接受合理的治疗。国际上有几个分期系统较为常用,本文介绍St.Jude分期,这一分期系统源于Ann Arbor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系统。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饮食保健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