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苯丙胺中毒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腹胀 消瘦 恶心 昏迷 幻听
  苯丙胺(amphetamine、benzedrine)系非儿茶酚胺拟交感神经药物,兴奋alpha;及beta;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呼吸器官,有升高血压、收缩周围血管、兴奋心脏、松弛支气管和肠肌、散大瞳孔、收缩膀胱括约肌等作用。治疗剂量可减少疲乏和产生自我欣快的感觉。临床用于发作性睡病、麻醉药及其他中枢抑制药中毒,精神抑郁症等。本药从肠道或胃肠外给药,1~2小时后迅速吸收,约30%~40%系在肝内经去氨基作用而破坏,其余未变药物主要随尿液排出。酸性尿可促进其排泄。对本药敏感者,仅用2mg即可发生中毒症状。一般中毒剂量为一次15~20mg,应用30mg即有严重反应。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250mg,静脉快速注射120mg即可致死。长期应用可以耐受较大剂量,曾有用400~500mg而仍生存者。
典型症状:腹胀 消瘦 恶心 昏迷 幻听

一、症状:

急性中毒时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轻者有情绪紧张,激动不安,幻想,焦虑及谵妄,经过一阶段兴奋后,患者发生神志朦胧和昏迷,呼吸浅表以至衰竭,心血管方面,有显著高血压或血压偏低,心动过速,早搏或其他心律失常,甚至晕厥和循环衰竭,有些中毒患者出现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症状,此外尚有腹胀,腹泻及呕吐等胃肠反应。

长期滥用本药,可导致苯丙胺性精神病,表现为精神激动,幻听,幻视及类偏狂妄想等,停药后即可恢复,但也有转为慢性者,长期滥用也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反应,消瘦明显,反复静脉给药,有报道致坏死性血管炎和颅内出血。

二、诊断:

1.有应用过量苯丙胺类药物史。

2.临床表现:轻度中毒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或抑制。重度中毒时出现昏迷、瞳孔缩小如针尖大小和呼吸困难。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便秘、消瘦、衰老和性功能减退。

一、病因:

1.滥用药物(80%):

本病病因是滥用苯丙胺类药物、摇头丸,常见的滥用方式为口服,其它方式还有:鼻吸、注射或搀入饮料一起饮用。苯丙胺系非儿茶酚胺拟交感神经药物,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升高血压,收缩周围血管,兴奋心脏,松弛支气管和肠道平滑肌,散大瞳孔,收缩膀胱括约肌等作用。本品从肠道吸收迅速,1-2小时后可完全吸收,约30-40%在肝内经去氨基作用而破坏,其余以原形从肾排出。本品中毒剂量为1次15-20mg。对本品敏感者仅用2mg即发生中毒症状。

一、预防:

预防本病要教育及宣传群众学会掌握本品的治疗剂量,作用和副作用,遇到有精神表现者,要详细询问病史,诊断有困难的,要停用本品观察,是本品所致的精神病表现,停药后可恢复。

一、鉴别:

长期服用此毒品可致偏执型的精神病,有时与精神分裂症鉴别有困难。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组最多见的疾病,在精神科的门诊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2/3。大多数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许多病状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最早被发现很多时候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生活较前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经心,学习成绩下降,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逐渐对人冷淡,疏远亲人,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

一、饮食保健:

可配合药物治疗,多吃富含维c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有:红辣椒、青辣椒、菜花、芥蓝、白萝卜、荠菜、豌豆苗、苦瓜、藕、菠菜、绿苋菜、红苋菜。

富含维C的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很多,如:大蒜、龙须菜、甜辣椒、菠菜、萝卜叶、番茄、卷心菜、马铃薯、荷兰豆甘薯、绿茶、猕猴桃、哈密瓜、青椒、黄瓜、西红柿、小白菜、鲜枣、生梨、酸枣、橘子、葡萄汁、橙汁、草莓、红枣等。其中弥猴桃,号称维C之王;其次是大枣、木瓜。

含维生素C最多的食物,排名第一的是猕猴桃,排名第二的是红枣,底下依次是青椒、草莓、柚子、柑橘、西瓜、绿叶蔬菜。

心律失常,脑出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