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毛囊脓疱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发生在接触石油、沥青的工人中
  • 典型症状:瘙痒 脓性分泌物 大疱(含脓性液体) 脓疱 红晕
  毛囊性脓疱病(impetigo folliculitis),又称Buckhart脓疱疮,为一种表浅性毛囊口炎,多发生在接触石油、沥青的工人中,搔抓、昆虫叮咬及损伤也可能是诱因。
典型症状:瘙痒 脓性分泌物 大疱(含脓性液体) 脓疱 红晕

一、症状

系以毛囊为中心,呈粟粒至黄豆大的黄白色圆顶形毛囊性脓疱,中心贯穿毛发,周围炎症显著。皮疹常成批出现,少数散在或多数聚集。不相融合,数天内可自愈,好发于头皮及四肢,儿童以头部更多见。胡须区和头皮感染者易侵入深部毛囊,转为慢性。发于四肢伸侧者尤以下肢为多。自觉瘙痒或灼痒,与季节、年龄无关。

二、诊断

中医病机及辨证:起病急,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破后结脓痂,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而微数。辨证属于肺胃湿热,外感毒邪。

一、发病原因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

二、发病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搔抓、昆虫叮咬及损伤也可能是诱因。病菌侵入以毛囊为中心的角层下,形成脓疱,并有相当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真菌细菌学感染进行,包括平常增加运动,提升抵抗力,可减少感染的几率。对于已经存在皮肤的感染,应进行积极治疗,轻症感染者给与外用药涂擦就可以了,重症病例,应全身用药,避免感染的蔓延。治疗效果不好的,应尽早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

1.水痘 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疱较小,疱中央常可呈脐窝状,不融合。皮疹向心性分布,可侵犯黏膜,常伴有结膜炎症状,春冬季流行。

2.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多继发于慢性感染灶、皮肤化脓灶、外伤感染等,在病变周围引起的湿疹样皮炎,损害呈多形性,有潮红、水疱、渗出、脓疱及结痂等。先在病灶部加重,后逐渐向周围扩大,无一定的好发部位,与季节、年龄无关。

毛囊感染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点番茄、胡萝卜、大白菜、冬瓜等食物;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多吃点豆浆、鱼类等,但要注意不宜食入过多的糖和脂肪,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生多与糖代谢和脂代谢有关,多脂多糖的食物能使病情加重。

脓毒症和菌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