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秘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肠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大便干结呈算盘珠状 口干 小便短赤 胃火口臭 口舌生疮
热秘症状诊断
热秘的发生多由于素体阳盛或饮食辛辣厚味,或热病之后,燥热内结,灼伤津液,腑气不通,而致肠道郁热,失于濡润。其主要见症及辨证要点是内热症比较明显,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口干口臭,舌质红,苔黄燥,脉象滑而数。另外,还可兼见一些内热症,如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身热面赤等症。
热秘疾病病因
因肠腑燥热而津伤便结;即,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而导致大便干结和腑气不通。也就是说,是由于胃肠系统过于燥热,而使得胃肠系统的粘液津液过度消耗,最终导致大便过于干硬而便秘。
热秘鉴别诊断
热秘,病名。由热积大肠所致的便秘。又名阳结。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证见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身热面赤,唇焦口燥,肠胃胀闷,喜冷等。《万病回春·大便闭》:“身热烦渴,大便不通者,是热闭也。”《证治要诀·大便秘》:“热秘,面赤身热,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此由大肠热积,宜四顺清凉饮,吞润肠丸或木香槟榔丸。”《金匮翼·便秘统论》:“热秘者,热搏津液,肠胃燥结,伤寒热邪传里,及肠胃素有积热者,多有此疾。”用大黄饮子。《医学心悟·大便不通》:“热闭者,口燥,唇焦,舌苔黄,小便赤,喜冷,恶热,此名阳结。宜用清热攻下之法,三黄枳术丸主之。”参见大便秘结、阳明腑病、阳结各条。
中医所说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均可引起邪火炽盛而导致实热和实热便秘(实热秘),此外,过度的精神刺激、脏腑机能失调也可以引起实热秘。
热秘饮食保健
此型病人应忌食辛辣厚味,因为此类食物多能“助火邪”、“耗真阴”,使津液亏少,大便燥结。如辣椒、姜、羊肉、狗肉、鸡、鱼、酒等均应少用。宜多用清凉润滑之物,凉能清热,润能通肠,热清肠润则大便通畅。如苹果、梨、黄瓜、苦瓜、萝卜、芹菜、莴苣等都极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