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曲菌病
- 挂号科室:口腔科
- 发病部位: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寄生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肺囊肿及结节病等慢性肺部疾病所形成的空腔内
- 典型症状:胸痛 咳嗽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咳出棕色痰栓 喘息
一、症状
曲菌球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但有得利咯血和咳嗽。肺内孤立的新月型透亮区球型灶,为其典型X型表现。
ABPA一般发生在特应性体质基础上,呈反复发作性喘息、发热、咳嗽、咳出棕色痰栓、咯血。体检两肺布满哮鸣音,肺浸润部位有细湿罗音。胸部X线示肺叶、段分布的浸润病灶,常为游走性;肺实变,或因粘液栓塞支气管致肺段或肺叶不张,便无叶间裂移位,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中心支气管扩张,受累的段或亚段支气管呈囊状扩张,而远端正常。车轨线样、平行线、环状、带状或牙膏样、指套状等阴影亦常能见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浓度升高。曲菌浸出液作皮内试验可呈双相反应:试验15~20分钟后,出现风团和红晕反应,约0.5~2小时消退(Ⅰ型反应);4~10小时再次观察,在皮试局部出现Arthus反应,约24~36小时消退(Ⅲ型反应)。患者含曲菌特异性沉淀素,用浓缩的血清标本测定,阳性率达92%。
IPA患者病情严重。有发热、咳嗽、咳脓性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以及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体检发现肺部有干、湿罗音。X线早期可出现局限性或双肺多发性浸润,或结节状阴影,病灶常迅速扩大融合成实变成坏死形成空洞;或突然发生大的、楔形的、底边对向胸膜的阴影,类似于“温和的”肺梗塞。少数出现胸腔积液征象。
二、诊断
从支气管深部吸出分泌物,涂片找到菌丝,培养多次均阳性,有助于诊断。曲球菌典型的X线特征有诊断意义。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和血清沉淀试验阳性具诊断价值。发作性支气管哮喘、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升高、X线示肺浸润灶,经纤支镜吸出分泌物涂片有曲菌菌丝,或培养有曲菌生长,即可诊断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透视下定位经纤支镜作肺活检,对曲菌球和侵入性肺曲菌病有确诊价值。
一、病因
烟曲菌(30%):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主要由烟曲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引起。该菌寄生在上呼吸道,只有在慢性病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能致病。
吸入曲菌孢子(20%):
空气中到处有曲菌孢子,在秋冬和阴雨季节,当储藏的谷草发热霉烂时更多。吸入曲菌孢子不一定致病,大量吸入才能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本病常继发于肺部已有疾病,如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等。曲菌的内毒素使组织坏死,病灶为浸润性、实变、支气管周围炎或粟粒状弥慢性病变。
1、预防
1)在疑有曲菌感染的环境工作时,应作好防护工作,如戴防护口罩以免吸入大量病菌。在真菌实验室进行烟曲菌、黄曲菌、黑曲菌等菌的操作时,更要注意防止将这些病菌吸入肺部。
2)加强防护措施,如在粉尘多的地方工作时需戴上口罩,及时处理眼和皮肤的外伤,尽量消除或减少各种诱发因素的影响,积极治疗慢性病。
应与肺念珠菌病、肺癌、肺结核、过敏性肺炎等鉴别。
1、肺曲菌病食疗方:
1)银耳粥:干银耳10克,大米50克。将银耳水发洗净,撕碎与米同煮为粥食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身体虚弱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2)沙参银耳汤:银耳10克,百合5克,北沙参5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水发切碎,与百合、北沙参文火合煮1小时,吃前加冰糖适量,早中晚餐都可食用。
3)龙眼银耳羹:银耳10克,龙眼肉10克,大枣5枚,冰糖少许。用温水将银耳发开,切碎,龙眼肉及大枣洗净切碎,加冰糖少许,放碗中蒸1小时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