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肥胖性心肌病(肥胖心脏综合征)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肥胖、缺乏运动者
  • 典型症状:弥漫性脂肪变性 肥胖前期 腹水 端坐呼吸 充血
  肥胖性心肌病又名肥胖心脏综合征,是指肥胖病人除由高血压、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原因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心脏病理生理的改变。Smith等于1933年首先发现肥胖患者可能伴有心功能不全,此后,不断由尸检得以证实。
典型症状:弥漫性脂肪变性 肥胖前期 腹水 端坐呼吸 充血

肥胖性心肌病症状诊断

    一、症状

轻、中度肥胖患者虽可出现心室肥厚,但一般不出现循环淤血的症状。肥胖性心肌病患者可有较长的无症状期,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是运动后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这些症状呈发作性,系由于舒张功能受损所致,患者的心排出量增高,心脏收缩功能正常,近期体重增加可导致症状的加重。如果首次发作时心脏收缩功能正常,这些症状可在10~15年内反复发作、加重,其心脏收缩功能可一直长期保持相对良好。反之,如出现心功能减低,一般来说其预后差,但其病程尚不十分清楚。部分患者有呼吸暂停/换气不足综合征,这部分患者中,除体循环和肺循环充血的症状外,尚可伴有嗜睡、精神萎靡及定向障碍等,系由于中枢神经水肿引起。昏迷罕见,而猝死常见。在有右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上腹不适、腹胀等。

二、体格检查

心功能衰竭患者心脏听诊有时可闻及收缩期第四心音、第三心音以及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虽充盈,但常难以观察到。肺部常闻及捻发样细湿音。几乎每个过度肥胖者均可出现肝大、腹水以及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那些有呼吸暂停/换气不足综合征的患者,可有发绀,常见发作性呼吸困难,也可有结膜充血、视网膜充血及视盘水肿等。

重度肥胖者出现进行性气急、端坐呼吸及下肢水肿,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肺部淤血时,可考虑肥胖性心肌病。以下诊断标准可参考。

三、诊断

诊断标准:

①极度肥胖的患者;

②心脏显著增大(左心室更明显),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左心室舒张末压在静息时接近正常值的上限,而运动时常升高;

④随体重明显下降上述表现好转。

肥胖性心肌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当体内摄入超过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可以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在达到相当的储量时遂演变为肥胖。过度肥胖可造成心功能紊乱,发展为肥胖型心肌病。

二、发病机制

    1.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患者的高血容量、心脏负荷增大等有关。超声心动图研究证实心脏室壁张力(可用以下比率表示:室壁厚度/心室舒张其内径)与心脏收缩功能高度相关,如心室缩短分数、心肌纤维缩短速度及射血分数等。心肌收缩功能受损时,此比率也低,说明心脏室壁张力高。据此,可将肥胖患者分为2组,一组患者心功能正常,其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半径增大,而心室壁张力正常;另一部分患者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室壁增厚不如心脏内径增大明显,心室壁张力高。对于有循环充血的肥胖患者,要鉴别其是否有心衰,必须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或心脏造影检查,以测定其心脏收缩功能。


2.病理解剖

过度肥胖患者心脏重量比理想体重者显著增加,个别是等身高非肥胖者的2~3倍,有报道一名肥胖患者的心脏重达1100g。综合报道,患者左心室肥厚6%~56%,离心性肥厚为其特点,左室径扩大8%~40%,左房扩大10%~40%,部分病例(32%)伴有右心室扩大,8%~33%患者右室肥厚。部分患者(25%~50%)心底部、房室沟及心室表面有大量脂肪,但这并非心脏增重的原因。有报道心肌活检发现,少数患者(3%)心肌细胞、心脏纤维支架及血管周围有脂肪浸润,右心系统易被累及,认为其可导致心室功能损伤、传导系统受累而并发心律失常。左室很少有脂肪浸润。有研究报道,右心内膜活检发现多数肥胖患者有心肌细胞肥大。

3.病理生理

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在过度肥胖者明显,尚无充分资料表明在中度肥胖患者也有如下各方面的改变。患者整体血容量及心排出量增加,并与体重的增加呈正相关,这主要是血管床增加所致。据测算,在静息状态下脂肪组织血流量每分钟平均为2~3ml/100g。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的血流量无明显增加。由于脂肪组织代谢活跃,肥胖者耗氧量增加。患者心率及动-静脉氧分压差较非肥胖者无差异。全身耗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心脏每搏量的增加。

过度肥胖者中5%~10%有严重高血压,50%伴轻度、中度高血压。无论伴或不伴有高血压,过度肥胖者静息或活动时左心室舒张压和肺血管楔压均增高,又由于患者高血容量及高心排血量造成肺高血流状态,使左室前、后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肥厚以及体循环淤血。

约5%过度肥胖患者有呼吸暂停/通气不足综合征,患者长期低氧、高碳酸血症,导致肺血管收缩以及肺小动脉管壁的增厚,又由于肥胖者肺高血流状态,造成肺动脉高压。肥胖患者右室充盈压升高,与体重指数呈正比。导致右心室肥厚以及肺循环淤血。单独的右心肥厚和右心衰竭很少出现,但亦会出现以右心室肥厚为主的心脏损害。

循环充血状态:过度肥胖者由于循环血量和细胞外液的增加,心脏高排血状态往往容易发生严重的肺循环及体循环的淤血,而这些体征并非心功能不全,其心排出量较高,射血分数正常。这种循环充血的状态所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肥胖性心肌病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充分认识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积极行动起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2.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增加适当的运动,保持理想的体重。

肥胖性心肌病鉴别诊断

肥胖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内分泌性改变

下丘脑-垂体性

可能为遗传性

高胰岛素血症

下丘脑或垂体性肿瘤或

炎症病灶

性幼稚-色素视网膜-多

指(趾)综合征

类糖激素过多

脑部肿瘤或手术损伤

Alsteom综合征

原发性性腺功能降低

脑假性肿瘤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降低

Emptyssella综合征

Down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家族性肥胖

肥胖性心肌病饮食保健

肥胖性心肌病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 猪心小麦粥猪心1个、小麦30克、大枣5枚、大米50克、调料适量。猪心洗净、切片,调味勾芡备用,将小麦捣碎,大枣去核,同大米煮为稀粥,煮沸后加入猪心片,调味服食。

2、参枣桂姜粥党参10克、大枣5枚、桂枝、干姜各6克、大米50克,牛奶及红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同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牛奶、红糖即成。

3、猪血参芪附枣粥猪血100克、党参、黄芪各15克、附子5克、大枣5枚、大米50克,调理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猪血及调味品。

4、玉竹羊心汤鲜玉竹15克、羊心1个、调料适量,将羊心洗净、切片,加水与玉竹同炖至羊心熟后,再配以食盐、味精、葱花、姜末等调味服食。

5、人参枣仁粥:白参3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20克。先将白参研成极细末。枣仁去除薄壳,研成细粉。再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调入白参粉、枣仁粉,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煨煮至冰糖溶化,拌匀即成。

6、人参红枣龙眼羹:白参3克,红枣15枚,龙眼肉15克,蜂蜜15克。先将白参研成细末。再将红枣、龙眼肉分别洗净,红枣去核,与白参、龙眼肉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煮成稠羹,羹成时加入蜂蜜,调匀即成。早晚分服,当日吃完。

7、莲子茯神糕:干莲子300克,茯神200克,糯米粉500克。将干莲子用冷水泡发4小时,膨胀后去皮及莲子心,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至莲肉熟烂,捞出,捣烂成泥糊状。再将茯神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细粉。用糯米粉与莲肉泥糊、茯神粉搅拌均匀,加适量清水制成糕状,置于笼内蒸熟即成。当点心随意食用,或随餐食用。

8、灵芝炖猪心:灵芝20克,猪心1只(约500克)。先将灵芝用水泡发,冲洗后,加清水适量,入沙锅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猪心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洗净后切成薄片,与灵芝药汁同入沙锅,加姜片、葱花、料酒、白糖等调料,视情况可酌加清水适量,同炖30分钟,加精盐、味精,再稍炖片刻,淋入麻油即成。佐餐当菜,随量食用。

9、麦冬莲肉茯神羹:麦冬20克,莲子肉30克,茯神10克,蜂蜜30克。先将莲子肉、茯神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细粉。再将麦冬洗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成稠汤,去渣取汁,趁热加入莲肉粉、茯神粉,煨煮成稠羹,晾温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早晚分服。

10、百合地黄汤:野百合30克,生地黄15克,蜂蜜15克。先将百合剥开、洗净,入沸水中烫一下,取出备用。再将生地黄洗净,切片,与百合同入沙锅,加水浓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2次煎汁,加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

肥胖性心肌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可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生素饮食,去湿碱性,补血益气食物如红枣,花生,桂圆,木耳等。

2.宜选用含优质蛋白质和降胆固醇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肾)、脑、肥鱼类、瘦肉、大蒜、海带、木耳等;少吃动物内脏(心、肝、肉、蛋黄以及水产品中的贝类、鱿鱼等。

3.饮食宜清淡,要控制盐的摄入量。

4.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

5.宜长期服食的食品:麦芽、大豆、玉米、糙米、小麦、大蒜、韭菜、芦笋、黑木耳、山楂、大枣 猕猴桃、核桃仁、柠檬、西瓜、鸡肉、兔肉、植物油、芝麻、花生、向日葵籽、鸡蛋、鹌鹑蛋、奶、海带、紫菜、鱼、茶叶、生姜等。

肥胖性心肌病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尽量少喝酒,以果子酒、啤酒为主;

2、忌用各种咸食和腌制品;

3、饮食不宜过饱;

4、尽量少抽烟。

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