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口溃疡(边缘溃疡或复发性溃疡)
- 挂号科室:中医针灸科
- 发病部位:胃,肠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胃肠手术患者
- 典型症状:肚子疼 腹肌紧张 纳差 腹部压痛 恶心
一、症状
有消化性溃疡胃切除病史,症状与消化性溃疡术前相似而又有所不同,腹痛最多见,多呈发作性,夜间痛显著,常向它处放射,腹痛发作期较长,而缓解期较短,进食或制酸剂能暂时缓解,纳差,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等比较常见,部分患者可并发穿孔,梗阻和出血。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一、病因
1.有消化性溃疡胃切除病史。胃腔内,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质。
胃酸为强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胃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可破坏胃壁上的蛋白质,然而,在这些侵蚀因素的存在下,胃肠道仍能抵抗而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其主要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还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我们将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蚀性称之为损伤机制,而将胃肠道自身具有的防御和修复机制称之为保护机制。
2.目前认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蚀。但是,当某些因素损害了保护机制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发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蚀自身黏膜而导致溃疡的形成。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溃疡发生。近年的研究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肠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此外,药物,应激,激素也可导致溃疡的产生,各种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可诱发溃疡的出现。
一、预防:
此病应注意预防胃部疾病,合理饮食,粗细适中,同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
一、鉴别:
注意与其它溃疡,胃病等疾病鉴别。
一、饮食保健
1.调整心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焦虑与劳累;
2.戒烟戒酒,饮食规律,不宜过量;
3.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辣椒等;
4.少食过甜及过酸的食物及水果,如巧克力、冰淇凌、苹果及桔子;5.少食易胀气的食物,如淀粉含量较高的红薯,藕,土豆等。
二、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2.宜吃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三、不宜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蒜;2.忌吃油腻的食物:如猪油,肥肉、鸡油;3.忌吃容易胀气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2.宜吃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