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肾脏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肾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见于老年人,伴或不伴有高血压。
- 典型症状:血压高 白细胞尿 夜尿增多 蛋白尿
一、症状
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蛋白尿大部分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少数表现为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早期肾功能受损表现为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表现为夜尿增多。
恶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包括镜下及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蛋白尿,尿蛋白量多低于4g/天,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尿,患者在就诊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肾外表现包括眼底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心脏受累等。
二、诊断
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当确诊高血压病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或轻到中度蛋白尿,或出现肾小球功能受损(血肌酐水平增高)时,应考虑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首先应明确是否存在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血压急剧升高达舒张压不低于130mmHg,2)眼底病变呈现出血、渗出和/或视神经乳头水肿。
1、良性肾硬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和肾小球内高压都会导致肾小球损伤。良性肾硬化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也可见于老年人,甚至无高血压的患者。这些变化可能与老年人GFP进行性下降有关。
2、恶性肾硬化:最初的病变是因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血管壁损伤。
(一)饮食调养 应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进低盐饮食,戒烟酒,饮食有节,平素以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食疗方服之。
(二)生活起居 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1.肾血管性高血压
表现为高血压。但多见于青年,以往血压正常;上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静脉尿路造影两肾长轴长度相差1.5cm以上;肾动脉造影示肾动脉主干狭窄及狭窄后扩张;
2.慢性肾盂肾炎
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高血压及双肾缩小。但以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史,泌尿系统症状和尿液改变出现在高血压发生之前;尿中脓细胞数量较多,普通细菌培养有致病菌。
1.宜食食物
应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吃:冬瓜.西瓜.南瓜.白瓜.黄瓜.笋瓜.丝瓜.苦瓜.葫芦瓜.胡萝卜.山药.大白菜.小白菜.空心菜.竹叶菜.包菜.海带.西红柿.蒜葱姜.草莓.猕猴桃.茄子.葡萄.鱼.蛋清.牛奶.瘦肉.蜂蜜.核桃仁.梨.赤豆.芹菜.洋葱.花菜.莴苣。
多食苹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养阴降火的食品。
2.忌食食物
禁食豆类及其制品,少食坚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及腌制食品(如咸菜、酱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