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髓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足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
- 典型症状:足跟痛 高热 足跟淤血 脚外侧疼 脚后跟长骨刺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周围仅有一层较薄的皮质骨包绕。人体站立时,跟骨位于最低位,受重力影响血液回流缓慢,有利于细菌在该骨停留繁殖。特别在跟骨体部中心,骨小梁稀少的三角区,含有丰富的骨髓,是跟骨结构的薄弱处,因而是跟骨血源性骨髓炎易发部位。
典型症状:足跟痛 高热 足跟淤血 脚外侧疼 脚后跟长骨刺
一、症状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常伴有高烧、跟骨肿胀。由于骨内压增高,跟骨剧烈痛、压痛及叩痛。早期断层摄片或CT扫描可见局灶性密度降低区。由于该处为松质骨,血运丰富,很少有死骨形成。随病变进展,可有较多钙质沉着及新骨形成,骨密度增高。
一、病因
人体站立时,跟骨位于最低位,受重力影响血液回流缓慢,有利于细菌在该骨停留繁殖。
成人骨骺闭合后,血源性骨髓炎则多发生于红骨髓集中的椎骨、髂骨或跟骨。在该处形成病灶,并向四周扩展。由于跟骨骨膜紧密而坚固地附着其上,故在脓肿穿破前很少形成较大的骨膜下脓肿,穿破皮质后很容易形成窦道。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受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本病需与跟骨骨折相鉴别。
跟骨骨折时主要表现为后跟疼痛,肿胀,瘀斑,足底扁平,增宽成外翻畸形。足跟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压痛,易被误诊为扭伤。 X 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变,结节 - 关节角的测量,来分析骨折的严重程度。
1、跟骨骨髓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人体站立时,跟骨位于最低位,受重力影响血液回流缓慢,有利于细菌在该骨停留繁殖,这也是为什么跟骨容易患发骨髓炎的原因,除此之外,得了跟骨骨髓炎,日常生活中吃什么好呢?
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跟骨骨髓炎病人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几种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得了跟骨骨髓炎后病人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病人需要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
踝扭伤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