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热侵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40岁以上较多
- 典型症状:大便干结呈算盘珠状 烦躁不安 口干 瘀斑 小便短赤
毒热侵肤症状
周身皮肤呈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红斑或瘀斑,指压退色或留有红色不散,偶尔发生深浅不一的溃烂;终期还会出现糠秕状或斑片状的鳞屑脱落;扪之红斑区域皮温灼热烘手;自觉刺痒不适;伴有壮热,口干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食少、烦躁不安,甚则昏谵。舌质红或绛红,苔少或薄黄且干,脉细数有力。
毒热侵肤病因
本证多为皮肤科危笃重证,系由毒热亢盛,波及营血,激惹气血的沸腾,外达肤腠,内扰心、肺、胃诸脏腑,使之病势危急而复杂多变。
毒热侵肤预防
1.本证危笃,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力戒用肥皂、热水烫洗;亦不要穿化纤类的内衣,应告诫病人随气温的高低而增减衣着,防止外感六淫,加重病情。
2.居住环境幽静、洁净、通风、暖和,在病人休息时,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和其他噪音的干扰。
毒热侵肤鉴别
疮毒,指出现红肿高起,局部疼痛,甚则化脓的疾病。小者称为疖,大者为痈,最大者为发。可发于肌表,也可以发于内脏。会引起脏腑肌肉溃烂流脓,伤筋坏腑的一类疾病。
疔疮肿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外科急、慢性感染所出现的炎症,如皮炎,蜂窝组织炎,腮腺炎、疱疹等。
无名肿毒,骤然于体表局部发生红肿的一种证候,因无适当名称,故名。症状或 痛或痒,严重者{赤肿硬,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可因内有郁热,或感受外邪风毒而发。
毒热侵肤食疗
(1)银耳糊:
银耳15克,炒白扁豆10克,冰糖适量。小火煮至稀稠糊状,分2次服用。益气护阴,凡属毒热侵肺者,以本方补之。
(2)荷叶粥:
取叶大、完整、色绿、无斑点的鲜荷叶1张(干荷叶亦可),洗净煎汁,再放入粳米60克,冰糖少许,共煮成粥。早、晚各食1小碗以清热、解毒、活血,适用于本证的调理阶段。
(3)三豆糊:
绿豆12~15克、赤小豆10克、黑大豆(若缺,改用薏苡仁代替)10克,
冰糖适量,小火煮至豆烂成糊状,早、晚各食1小碗,功可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本证毒热极盛时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患者宜多吃什么?
排毒食物:
(1)蜂蜜:
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补强身,排毒养颜的佳品。
对润肺止咳,润畅通便,排毒养颜有显著功效,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2)胡萝卜:
味甘,性良,养血排毒,健脾健胃的有效解毒食物。
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后,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体内的汞离子的排除。白萝卜、红萝卜、小萝卜也具有上述功效。
(3)海带:
味咸,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
海带中的碘能被人体吸收后,促进有害物质,病变物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同时海带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
(4)木耳:
味甘,性平,是排毒解毒,消胃涤肠,和血止血的最佳食物。
木耳含有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再排出体处。
(5)黄瓜:
味甘,性平,是具有明显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排毒食物。
黄瓜所含的黄瓜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出毒素,所含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能美白皮肤,使其保持弹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而且吃黄瓜有助于化解炎症,还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
(6)苦瓜:
味甘,苦,性平,是解毒,养颜美容的少有食物。
苦瓜含有一种具有明显抗癌功效的活性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活性,清除体内有害物质。
(7)荔枝:
味甘,酸,性温,是解毒止泻、生津止渴、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
荔枝有补肾益精,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进细胞生成,使皮肤细嫩等功效。
(8)猪血:
味甘,性温,是解毒清肠,补血养容,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
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产生一种解毒清肠分解物,能将有害粉尘及金属微粒排出体外。
(9)绿豆:
味甘,性凉,是清热解毒,去火的常备食品。
常食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10)茶叶:
性凉,味甘苦,是清热除烦,消食化积,通利小便的排毒卫士。
对醒脑提神,清利头目,清暑解渴的功效尤为显著,茶叶富含一种生物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用于保健强身和延缓衰老。
患者应少吃什么?
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腻,忌饮酒,忌海鲜,忌腥荤及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