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舌(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游走性舌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口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体质瘦弱的儿童青年女性
- 典型症状:口干舌燥 舌体深裂 舌痛 舌头上有长时间不愈溃疡 舌炎
一、症状
病变主要发生于舌背,为丝状乳头剥脱形成的不规则的红色光滑稍凹陷区,周边为增厚的白色或黄色边缘,形似地图。病变可持续多日或数周无变化,或消失或改变形状和部位。消失后可再发。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轻度烧灼及痒感。
1.早期在舌面出现1处或多个指甲大圆形或椭圆光滑的红色斑片,且界限清晰,边缘略隆起呈黄灰色或白色晕带,系丝状乳头角化所致。皮损丝状乳头消失。蕈状乳头仍存在或更显著。损害逐渐扩大融合呈地图状。舌尖和软腭罕见相似皮损。
2.损害多发于舌面或舌缘。偶发于唇、颊部及软腭黏膜口底及舌腹。一般持续2~10天可自行消失,但它处又可出现,常迁延多日。
3.无明显自觉症状,有轻微麻刺感,主要见于体质瘦弱的儿童青年女性。偶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存在。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真正原因不明,有研究认为与遗传、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波动和某些体质因素有关。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排除和避免可能诱发地图舌的刺激因素,如不食用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戒掉烟酒嗜好,尽量去除口腔内的病灶。要保持口腔卫生,用软毛牙刷刷牙,同时应做到合理饮食,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可直接服用复合微生素B。调节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情绪紧张或过于激动都可能诱发地图舌。要避免疲劳,调整睡眠,对月经不调的妇女要进行治疗。
与扁平苔藓相鉴别
地图舌的粘膜呈红白相杂是其特点,扁平苔藓的周围粘膜多存在白色线条。地图舌的光滑萎缩区与扁平苔藓的舌面萎缩也有类似之点,所以鉴别不易时,需借病理检查确诊。
一、地图舌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面色白、脾气较烦躁、汗多、大便干,多为气阴两伤,可用百合、莲子、枸杞子、生黄芪适量煲汤饮用,将会使地图舌得到改善。
2、番茄豆芽排骨汤
烹制材料 大豆芽150克,排骨500克,番茄2个,姜3片,水6碗,精盐适量。
烹制方法
a. 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
b. 番茄洗净,每个切6瓣;
c. 大豆芽摘去须根,洗净;
d. 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番茄和排骨,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40分钟,下豆芽继续煮10分钟,下精盐调味即可食用。
二、地图舌吃哪些对身体好?
1、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
2、要在饮食和护理方面多注意。首先地图舌的出现和营养状态有关,有时是因为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这时就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3、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山楂、乌梅、西瓜等含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
4、面色苍白或萎黄,兼有地图舌者,应给孩子吃一些能够健脾益气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小儿服用方便,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三、地图舌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应忌口。
2、少吃零食。
3、不吃膨化食品。
4、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
5、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