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直肠良性孤立性溃疡,直肠良性非特异性溃疡)
- 挂号科室:中医针灸科
- 发病部位:肠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多见于青年人
- 典型症状:肛门疼痛 里急后重 右下腹压痛 黏液便 便血
一、症状
可出现几乎所有肛肠疾病的症状。病程多为慢性,数月至数年不等。常见的症状有:便血,发生率达80%~90%,色鲜红,量少,偶有大量出血;排便困难或便秘,有肛管直肠阻塞感,里急后重,有时需用手指插入肛门内以帮助排便,有的感排便不尽,需多次排便,但每次量少,甚至每次要花费很长时间;更有甚者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左下腹可扪及乙状结肠肠襻,并有压痛;黏液便;疼痛,常位于直肠肛门、会阴部、骶部或左髂凹。
二、诊断
具备下列特征时应考虑SRUS的可能:
1.症状以血便、黏液便、排便困难、伴有肛门疼痛等临床表现。
2.内镜检查直肠前壁或前侧壁黏膜有局限性糜烂或溃疡。
3.病理学检查符合本病的组织学基本特征。
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并结合内镜等检查常可做出诊断。本病多数合并有痔疮,对于便血患者不能仅满足于痔疮的诊断。
一、发病原因
目前SRUS确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根据文献报道归纳出得到多数学者共识的几点。
1.直肠脱垂 1912年,Moschvowitz提出直肠子宫陷窝允许部分直肠前壁突入其中,这种突出与移动的直肠系膜及乙状结肠系膜共同发展成直肠脱垂;1968年Broden和Snellman利用直肠造影技术证实SRUS主要原因是肠套叠。多数学者支持SRUS与直肠脱垂和肠套叠有着密切关系这一观点。直肠脱垂通常是以肠内叠形成为开始,经过长期发展才向外脱垂。内叠期又称之为隐性直肠脱垂,也有学者认为内套叠是直肠外脱垂的先兆。排便时用力过度引起内叠的直肠黏膜顶端血管闭塞,形成局部缺血而致溃疡。由于耻骨直肠肌的静息张力使肛管直肠角维持在90°,在腹内压升高时耻骨直肠肌收缩,肛管直肠角变锐,直肠前壁的压力增加,覆盖在肛管上端形成活瓣,使出口通道阻塞。直肠脱垂的早期阶段,排便压力增高致使前壁受损,容易引起脱垂,临床上所见SRUS也大多数发生在直肠前壁。直肠脱垂黏膜的顶端嵌顿于肛管之上,加上外括约肌的强力收缩,可致黏膜压迫性缺血和坏死。大量脱垂时,致黏膜下血管伸展、破裂也可致缺血,常可形成溃疡。
2.损伤 部分患者在排便困难的情况下自行以手指插入肛门诱导、协助排便,或用手指回纳脱垂的直肠黏膜造成黏膜损伤,致溃疡形成。性生活、经直肠按摩前列腺及腹部外科手术损伤血管所致直肠溃疡。
3.盆底肌的活动异常 如盆底肌痉挛,肛管压力随之增加,过度的用力致使前壁黏膜脱垂,外括约肌痉挛使肛管收缩,导致前壁黏膜磨损,黏膜受压缺血坏死而产生SRUS。
4.其他因素 炎症性肠病、先天性直肠黏膜错构畸形、血管异常、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缺血性肠病等,也被认为与SRUS的发生有关。
二、发病机制
SRUS最明显的是固有层血管闭塞,由纤维化及黏膜肌层增生的肌纤维充填并向肠腔内生长。黏膜下常有异位腺体呈囊性扩张,故本病有时被称为深部囊性结肠炎。大体类型分溃疡型、隆起型、混合型,以溃疡型最为多见,溃疡多界限清楚,表浅,溃疡周围黏膜光整,有弹性。
1.黏膜表面浅溃疡或糜烂形成,伴腺体增多、伸长、弯曲、部分排列紊乱。
2.固有膜纤维组织增生,排列紊乱,极向与黏膜表面垂直,并穿插在腺体之间或围绕腺体。
3.黏膜肌肥大、增生、肌层增宽。平滑肌细胞向固有膜内生长,并围绕肠
4.黏膜下层纤维组织增生,排列较乱。
5.部分有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黏液池形成。
6.间质水肿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伴有腺上皮异型增生。
应进食高纤维素饮食,如粗粮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Crohns病 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内镜下见节段性全壁炎;裂隙状溃疡(刀切样纵行溃疡);非干酪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X线造影见肠黏膜的鹅卵石样改变。肠壁因慢性炎症而增厚,引起管腔狭窄。若发生在肛管直肠部位,伴有腹泻、腹痛、便血或便秘等,易与SRUS混淆。
2.溃疡性结肠炎 病变呈弥漫分布,肠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形体各异,大小不等,附有脓血性分泌物,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质地脆,触之易出血;可见炎性息肉。活组织学可见炎性反应,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上皮增生及杯状细胞减少等变化。主要症状为腹泻伴有黏液脓血便。
3.直肠癌 SRUS溃疡型与BorrmannⅡ型肠癌外观相似,前者直径多在3.0cm以内,边缘黏膜有弹性,光整,血管纹理清晰。后者边界不整,质脆硬,易出血,附有污垢苔。隆起型SRUS直径多在2.0cm以内,边界清,周边黏膜质地软,有弹性;直肠癌以隆起型多见。而直肠癌多呈不规则菜花状,涉及范围大,多在3.0cm以上,环绕肠壁生长,边界不清,肠腔狭窄常见。
4.AIDS 在AIDS患者中,常可有多种消化系统症状,主要缘于相关的胃肠道感染及肿瘤。侵及结肠者可表现腹泻,内镜下多为局灶性充血或有点状出血,偶见小泡囊或糜烂,严重者常可见散在分布的溃疡。肠道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等,也可由于瘤体所致的肠梗阻或肠道黏膜溃疡而引起出血。HIV病原学检测、体检、结合病史及免疫缺陷等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分析可明确诊断。
5.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累及直肠时可产生溃疡、炎症、狭窄甚至出下梗阻等症状。病原学检测、体检及结合病史可以确诊。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的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 赤小豆薏米饮: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2. 金针冬瓜汤: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3. 素烧苦瓜: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最好吃什么
莜麦,玉米,薏米,小麦,小米,赤小豆,绿豆,蚕豆,苦瓜,黄瓜,冬瓜,大头菜,空心菜,金针菜,苋菜,莴苣,茭白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不要吃什么
容易产气,多纤维素,油脂重,生冷、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还有牛奶和茶、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