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化脓性甲沟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手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壮年
  • 典型症状:脓肿 肉芽肿 脓性分泌物 甲身凹沟 脚趾甲内长
  化脓性甲沟炎(pyogenic paronychia)系甲周围皮肤组织急性或慢性化脓感染,呈现红肿、化脓或结痂,伴有明显疼痛。
典型症状:脓肿 肉芽肿 脓性分泌物 甲身凹沟 脚趾甲内长

一、症状

急性甲沟炎发病急,初起多为一侧甲沟轻度红肿伴有疼痛,如继续发展局部可化脓或演变为甲周围炎或甲下脓肿。疼痛较前更剧,甲下可见黄色脓液积聚,甲与甲床分离。

慢性甲沟炎病程长,甲沟区可见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少量脓液由甲沟流出,甲边缘和甲沟处变黑,并可产生肉芽肿,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者,脓液稀薄,可有假膜,嵌甲常引起肉芽增生,疼痛明显。理化刺激引起者常伴有糜烂渗出等湿疹样改变。一般无全身症状,但急性期处理如不及时,可伴有恶寒、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二、诊断

中医病机及辨证:中医认为本病系因脏腑内蕴湿热,心火炽盛,染毒{发,湿热壅聚,阻滞经络,甚则深窜入里,伤筋蚀骨,甚或引起疔毒走黄。

证见红肿灼痛,剧烈跳痛,恶寒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证属心火炽盛,染毒{发。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亦有白色念珠菌或其他细菌引起者。多继发于局部外伤、撕裂,嵌甲挫伤、逆剥(肉刺)或剪甲过深等损伤。水浸过久、各种理化性刺激以及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等均易发生本病。

二、发病机制

甲周围皮肤组织,由葡萄球菌侵入,引起急性或慢性化脓,呈现红肿、化脓或结痂,伴有明显疼痛。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1.急性甲沟炎

(1)常继发于局部外伤、撕裂及咬伤之后。

(2)初起时甲沟轻度红肿、疼痛及压痛。

(3)可自然消退或化脓,严重者可演变为甲周围炎或甲下脓肿、疼痛加剧。

2.慢性甲沟炎

(1)工作中经常受到潮湿浸渍历史。

(2)病程慢性,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脱落,严重时甲沟流脓,甲松动脱落。

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早期强调并提倡清淡可口的素食。因素食能提供最天然最易消化,最能直接吸收之营养素。如素食配制合理,人体所需要的糖、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要素都非常丰富,足够人类机体的合理需要。因骨与软组织的修复又离不开维生素、微量元素与宏量元素和具有保护作用的植物荷尔蒙、纤维质等。素食中所含碱性物质最丰富,如在体内最活跃的钙、钾等离子,水果之中含量很高。

化脓性肉芽肿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