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耳疖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壮年
  • 典型症状:剧痛 耳痛 耳核肿痛 鼓膜发红,耳后红肿 耳内疼痛
  耳疖(er jie)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古代医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别称,如《外科证治全书·卷2》中说:“耳疔生耳窍暗藏之处,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锥刺,引及腮脑,破流血水”。西医学的“外耳道疖”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典型症状:剧痛 耳痛 耳核肿痛 鼓膜发红,耳后红肿 耳内疼痛

耳疖症状诊断

  1.多发于气候湿热的季节或地区。

2.发病前多有脓耳,或游泳、沐浴污水入耳病史。

3.耳内疼痛或剧痛,甚则牵引头部,讲话、咀嚼、张口时疼痛加重。

4.检查见外耳道外段皮肤呈丘状红肿,外耳道因此狭窄,压迫耳屏或牵拉耳廓时疼痛加重;病程三天以上者,疮顶可有黄白脓点,溃破后流出少许黄脓,或夹有血液,疼痛亦随之减轻。

5.可伴耳前后皮肤红肿、核肿痛。

耳疖疾病病因

耳疖是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

耳疖预防

【预防与调护】

1. 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2. 避免污水入耳,若有污水入耳,应外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使耳内积水倒出。

或用干棉签拭干净。

3.保持外耳道清洁,如疖肿成脓溃破,应清除脓液。睡眠时应侧卧,患耳朝下,以利脓液排出。

耳疖鉴别诊断

急性乳突炎:

外耳道后上方内段红肿下塌,以致外耳道狭窄,耳膜后上方窥视不到,伴耳内剧痛,牵引头脑,多有耳膜穿孔,外耳道流出多量黄浊脓,乳突部压痛明显。

耳疖饮食保健

耳疖属于皮肤组织感染性疾病,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点番茄、胡萝卜、大白菜、冬瓜等食物,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多吃点豆浆、鱼类等,但要注意不宜食入过多的糖和脂肪,因为这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多与糖代谢和脂代谢有关,多脂多糖的食物能使病情加重。

颅咽管瘤,恶寒发热,新生儿泪囊炎,耳疔,副鼻窦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