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分泌过多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
- 挂号科室:皮肤科门诊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食欲不振 恶心 惊厥 昏迷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过多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内源性抗利尿激素或类似ADH物质持续分泌,使水排泄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低钠血症、水潴留及有关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食欲不振 恶心 惊厥 昏迷
一、症状
除原发病的表现外,本征主要表现为水潴留及低钠血症。一般血清钠低于130mmol/L,当血钠<120mmol/L时出现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嗜睡、烦躁,甚至精神失常。当血钠<110mmol/L时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因水潴留一般不超过3~4升,且部分水转移到细胞内,故一般无水肿。
1.低钠血症,一般低130mmol/L,但尿钠增高,常大于20mmol/L。
2.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无低血容量表现。
4.严格限制入水量可纠正低血钠、低血浆渗透压及高尿钠。
5.可查到原发病的表现。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肿瘤组织合成并自主性释放ADH所致,约占本征80%,主要为肺燕麦细胞癌、胰腺癌、十二指肠癌和淋巴瘤等。其它如肺炎、肺结核及影响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的外伤、炎症、肿瘤等神经病变也可引起ADH分泌过多。
预防:许多内分泌病可以预防,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产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结核致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危象等等。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根除病因或纠正病理生理引起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常。
疾病发生的前兆:内源性抗利尿激素或类似ADH物质持续分泌,使水排泄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低钠血症、水潴留及有关临床表现。
本征需与肾小管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慢性心衰、肝硬化腹水、高渗利尿剂的应用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所致的水潴留和/或低血钠相鉴别。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