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经行头痛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头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女性
  • 典型症状:头痛 恶心与呕吐 胸闷 月经血块过多 经期头痛
经行头痛是指每逢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头痛,经净后头痛消失称为“经行头痛”。头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等不适。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亦可见于更年期尚未绝经者。本病治疗后效果较好,对顽固性头痛者要排除头部器质性病变。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
典型症状:头痛 恶心与呕吐 胸闷 月经血块过多 经期头痛

经行头痛症状诊断

根据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伴经量或多或少,经净后头痛自然消失。头痛发生在经前、经期者多为实证,发生于经后者多为虚证。  

  1.阴虚肝旺 

经行前后头痛且胀,目赤多眵,颧红咽燥,烦躁胸痛,溲赤便秘,经多。苔黄,舌红且干,脉弦细而数。

2.气血虚弱

 经行量多如崩,数日方止,而致头脑空痛,头目眩晕,胸闷气短,心悸心慌,面色苍白,唇爪苍白,纳少脘问。苔薄或薄腻,舌淡,脉细弱无力。

3.痰瘀阻络 

经前或经行头目锥痛,或头额沉重胀痛,经行量多有块,腹痛拒按,平时带多黏腻。苔腻质暗,脉细弦或细滑。

4.肝阳上亢

 经前或经行头痛头胀如裂,经行量多色红而黏稠,性急易怒,颜面潮红,日苦目赤,溲黄便秘,苔黄糙,舌红,脉弦。

经行头痛疾病病因

  1.阴虚肝旺 

经行量多,阴液不足,肝木偏亢而致。

2.气血虚弱 

素体气血两虚或加上经行量多如崩,经后气血虚弱,血虚不能荣脑,脑窍失养而致头痛。

3.痰瘀阻络 

经血下行不畅,瘀血上扰于脑而致。如痰湿之体,挟痰浊上找于脑,痰瘀互结,亦致头痛。

4.肝阳上亢 

素喜抑郁易怒,若经行量多如注,肝失血养,肝经易郁,气机失畅,郁而化火,上扰脑络,而致头痛。

经行头痛护理

女性要记住月经到来的日期,因为经期保健要从经期前开始。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开始于月经来潮前7~14天,症状逐渐加重,行经期前2~3天达到高峰,行经后明显消失,而且症状伴随月经周期每月出现一次。在这期间,妻子稍忙或工作不顺心,就有可能使症状加重。如果丈夫在妻子经期到来3~5天能从精神上给她以鼓励和安慰,体贴照顾,使她心情轻松愉快,就可以使症状减轻一些。

在月经期内,女性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接触冷水。因经期由于盆腔水肿、充血,子宫韧带松弛,子宫颈口不紧闭,子宫内膜形成创面,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月经失调的疾病。丈夫要主动分担家务劳动,让妻子在经期睡足、睡好、休息好。抵抗力增强了,症状自然就会缓解,消失。

经行头痛鉴别诊断

与外伤头痛(如脑震荡后遗症)、脑部肿瘤(垂体肿瘤)等鉴别,前者多有外伤病史,头痛与月经周期无关。后者头痛伴视力异常,严重者亦有恶心呕吐,闭经、溢乳。

经行头痛饮食保健

经行头痛食疗(仅供参考)

1.黄芪30克、当归12克、红花3克、红枣50克,煎服,分2~3次饮服。用于血虚头痛。

2.童子鸡1只、天麻15~20克,加酒、姜、惠等佐料适量,隔水蒸,吃鸡与天麻片。用于血虚精亏头痛。

3.红花10克、天麻30克、红枣30克,用黄酒500克,将药浸没,2周后服,每日l~2次,每次15毫升。用于血瘀头痛。

4.用夏枯草15克,猪瘦肉60克,煮汤服用。或用菊花15克,白糖适量,开水泡茶饮用。用于肝火型者。

5.川芎6克,白芷9克,鱼头1个。加水放炖盅内隔水炖熟,喝汤食鱼头。用于血瘀型者。

6.何首乌60克,鸡蛋2个,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用于血虚型者。

7.红枣炖兔肉:红枣15枚,兔肉250克。放炖盅内隔水炖熟服用。

8.当归生姜炖羊肉:当归30克,羊肉250克,生姜15克。加水放炖盅内隔水炖熟,调味吃。

9.菊花茶:菊花15克,白糖适量。用开水泡茶饮用。

10.绿豆饮:绿豆适量,加水煮熟,糖调味服食。

经行头痛吃什么好?

属血虚宜吃营养丰富食物,如鸡、猪、牛、羊肉、蛋类、牛奶等。平时可用红枣、桂圆、党参、黄芪等煲汤煮粥等。肝火头痛应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及食青菜、水果等清淡食品

经行头痛最好不要吃什么?

戒烟酒,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血虚者还忌生冷及寒凉类食物。

偏头痛,副鼻窦炎,妊娠合并偏头痛,脑囊虫病,侏儒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