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40岁以上女性
  • 典型症状:失眠 前房下方有红色血平面 目痛 眼压升高 视野缺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突然关闭而引起眼压(IOP)急剧升高的眼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常伴有明显眼痛,视力下降,同侧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未经及时恰当治疗,可于短期内失明。
典型症状:失眠 前房下方有红色血平面 目痛 眼压升高 视野缺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

  1、临床前期:

一眼已有典型发作史的另一眼;虽从未发作过,但房角深度≤1/4CK,房角窄度Ⅲ度(Ⅲ),暗室及俯卧试验阳性者,是为临床前期。

2、发作期:

在急性发作时,有典型表现者,其诊断并不困难,但如果表现不够典型,检查又不细致,常把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或因剧烈头痛、恶性、呕吐而忽视了眼部检查,以致把青光眼误诊为内科疾病。

急性发作期主要根据下列几项作诊断:

(1)发作前有精神情绪方面的诱因,伴有突然性剧烈眼胀痛、反射性头痛、恶性呕吐等症状。

(2)视力急剧下降,以至光感。

(3)眼压突然升高,眼球坚硬如石,眼压可达10.64kPa(80mmHg)以上。

(4)眼前部有明显的充血,严重者合并结膜及眼睑水肿。

(5)角膜呈蒸气样水肿,失去正常透明而光滑的表面,知觉减退迟钝。

(6)瞳孔多呈垂直卵圆形扩大,瞳孔区内呈现绿色反光。

3、间歇期:

此期诊断很重要,眼压虽属正常,局部无充血,但青光眼没有治愈,仍有再发可能,其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急性发作史,常有1~2次典型发作,经治疗或休息后,眼压下降,症状缓解者。

(2)角膜后有粉尘状色素KP及晶体前囊色素者。角膜轻度水肿。

(3)瞳孔对光反应迟钝。

(4)急性发作后,前房角都会遗留一些虹膜周边前粘连及色素残留,青光眼三联征的一部或全部出现。

(5)可反复测试眼压,有时眼压正常,C值也正常。

4、慢性进展期:

(1)由急性发作期转变而来,眼压呈中度持续性升高,自觉症状较轻。

(2)瞳孔较大,房角大部分呈永久性粘连。

(3)眼底有青光眼杯出现,神有缺损。

(4)青光眼三联征出现。

5、绝对期:

(1)急性发作后视力完全丧失,眼压持续升高,瞳孔在6~7mm以上,呈垂直椭圆形,有时有轻度睫状充血,眼组织发生一系列变性改变。

(2)青光眼三联征明显,视神经已完全萎缩。

(3)角膜发生大泡性病变,虹膜新生血管形成。  急性闭角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很复杂,由于发病急促,病情严重,房角的封闭比较明显,症状表现形式不一,病变过程长短各异,在房角关闭时,眼前有明显充血。其临床表现分六期。

在高眼压下供应虹膜动脉可能发生局部循环障碍、缺血以至发生节段性虹膜基质萎缩,或普遍性萎缩。萎缩的虹膜表现附着尘埃状色素颗粒或色素脱落。

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因

     1、内因:

解剖及生理方面的因素。

(1)解剖结构上正常范围内的变异和遗传上的缺陷:

如小眼球、小角膜、远视眼、浅前房、高褶红膜末卷,使其前房浅房角窄,导致房水排出障碍。

(2)生理性改变:

瞳孔阻滞,前房浅房角窄,瞳孔中度散大是其重要条件。加上年龄的增长,晶体随年龄而增长,逐步紧贴瞳孔缘,使虹膜与晶体之间形成瞳孔阻滞,致后房压力高于前房压力,加上角膜巩膜弹性减弱,对压力骤增无代偿能力,因而推周边虹膜向前,虹膜膨隆闭塞房角,致眼压增高。

2、外因

(1)情绪激素:

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间脑眼压调节中枢障碍。血管运动神经紊乱使色素膜充血、水肿,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散大,均可使虹膜根部拥向周连,阻塞房角。

(2)点散瞳冻结:

暗室试验或看电影、电视时间过长使瞳孔散大,房角受阻而导致眼内压增高。

    二、病理机制

眼压升高后可以引起眼球一系列病理组织方面的改变。

1、急性阶段:

表现为眼内循环障碍和组织水肿,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充血、水肿乃至渗出,球结膜上血管扩张,视网膜血管扩张,充血以至出血。

急性闭角青光眼初期,虹膜基质高度充血和水肿,虹膜根部向前移位和小梁网密切接触,使前房角更窄或完全闭塞,在这期间前房角仅仅是相互接触,尚未发生机化愈着,急性期征象过后即可解除。如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使虹膜根部和小梁网长期接触之后,虹膜基质和房角小梁网状结构发生纤维化和变性,产生永久性粘连,闭塞的前房将不再度开放,施氏管也因受压而变形,房角永久失去房水导流的功能。

2、慢性阶段:

表现为组织变性或萎缩,如角膜变性引起的大泡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的萎缩及色素脱落,视网膜视神经萎缩以及典型视乳头青光眼杯的形成。

原发性青光眼多为双眼发病,可先后发生且具有家族遗传史,与遗传有关。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预防

青光眼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慢性的青光眼的治疗难度是很大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患者不仅要及时的治疗,还要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那么青光眼怎么预防比较好,下面就请专家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适当的体育的锻炼

不能参加太过剧烈的运动,劳逸结合,保持睡眠质量,生活和饮食起居的规律,饮食清淡营养丰富,不要抽烟喝酒,也不要喝像浓茶,咖啡,这种刺激性的饮品。每天要注意水的摄入量。

2、保持良好的心情

青光眼的出现与精神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青光眼患者往往会很抑郁,并且经常感觉到焦虑不安,情绪波动的大就很容易导致眼压也随之波动大。所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对疾病的恢复是很重要的。

3、充足的睡眠

老年人应在睡觉前洗洗脚,喝点牛奶,这样有助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如果还是无法入睡,那么就吃一点安眠药,尤其是那些眼压较高的人来说,睡眠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鉴别诊断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饮食保健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而全面周到的护理则是治疗的关键一步,护理要点如下:

1、 心理护理,

 青光眼病人一般性情急躁易怒,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应耐心向病人解释,态度和蔼,举止文明礼貌,并向病人解释青光眼急性发作与情绪有密切关系。要求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配合治疗。

2. 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频繁应用缩瞳剂,有时会出现出汗、气喘、眩晕,此时应采取保暖,及时擦汗,报告医师给予处理。局部点药,药液应靠近。

脉管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