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鹰嘴骨折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上肢骨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典型症状:关节疼痛 斜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前臂旋后功能受限 前臂旋转痛
一、症状
由于尺骨鹰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所有的尺骨鹰嘴骨折都包含有某种程度的关节内部分,故常常发生关节内出血和渗出,这将导致鹰嘴附近的肿胀和疼痛。骨折端可以触及凹陷,并伴有疼痛及活动受限。肘关节不能抗重力伸肘是一个最重要体征,它表明肱三头肌的伸肘功能丧失,伸肌装置的连续性中断,并且这个体征的出现与否常常决定如何确定治疗方案。因为尺骨鹰嘴骨折有时合并有尺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直接暴力导致严重广泛粉碎骨折时,更易合并有尺神经损伤,故应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仔细判断或评定神经系统的功能,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尺骨鹰嘴骨折后,局部肿胀明显,骨皮质下亦可伴皮下淤血,压痛较剧烈,有时可能触及骨折裂隙或骨擦感。肘关节呈半屈状,伸屈功能障碍。
在青少年常为骨骺分离。按骨折形状鹰嘴骨折可分为无移位和移位两大类。
1.无移位骨折 指骨折端分离小于2mm,伸肘装置尚完整,有抗主动伸肘活动的能力。
2.移位骨折 两骨折端分离大于3mm,因骨膜及肱三头肌腱也断裂,不能抗引力伸肘。此类骨折中又分:①撕脱骨折,多在肱三头肌腱止点处,骨折线不进入关节腔内;②横行骨折或斜形骨折,骨折线多从前上向后下,这种骨折有利于螺丝钉固定;③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外力致伤,半月切迹软骨面可塌陷;④合并肘脱位的尺骨鹰嘴骨折,骨折线多在尺骨冠状突水平,同时伴有尺桡骨近端向前脱位。
二、诊断
无移位骨折后,肿胀、压痛。有移位的骨折及合并脱位的骨折,肿胀范围较广泛。肘后方可触到凹陷部、骨折块及骨擦音。肘关节功能丧失。多数诊断容易,可疑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X线肘关节侧位像:因无移位骨折在正位像上往往表现不出。
2.双侧X线摄片对比:肘关节化骨中心在融合前有可能与骨折混淆,可疑者应摄健侧对比。
一、发病原因
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均可致骨折。
1、间接外力:摔倒时肘关节处于关伸直位,外力传达至肘,肱三头肌牵拉而造成撕脱骨折。骨折线可能为横断或斜行。两骨折端有分离。
3、直接外力:摔倒时肘关节伸直拉着地,或直接打击到肘后,造成粉碎骨折,骨折端多无分离。
骨折分类尚无共同接受的观点,有学者将骨折分为下述几种。
1、无移位的骨折:骨折无移位,可包括粉碎、横断或斜行骨折。X线片上显示骨折分离2mm以下,肘关节有对抗重力活动,也即伸肘功能的完整。
2、有移位的骨折:骨折端分离在3mm以上,且无对抗重力的伸肘活动。又分为以下几种。
(1)撕脱骨折:多在接受肱三头肌腱止点处发生。骨折块较小。骨折线多为横形。
(2)横骨折或斜行骨折:斜骨折的骨折线多从前上走向后下。有利于用螺丝钉固定。
(3)粉碎骨折:多为直接外力所致,有时合并软组织开放伤。
(4)合并肘关节脱位的骨折:肘关节前脱位时多见。骨折线呈横行或短斜行。且多发生在尺骨冠状突水平而伴有明显移位。
二、发病机制
尺骨鹰嘴骨折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但青壮年多见。受伤机制可以为直接暴力,患者摔倒肘后部着地,或者钝器直接打击肘后部;间接暴力,肱三头肌猛烈收缩,或者手掌着地,向上传导的冲击力作用于尺骨半月切迹造成鹰嘴部骨折。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粉碎性,而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骨折线可以为横形、斜形,或者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端移位、分离的程度与骨折时肱三头肌收缩力大小,鹰嘴周围深筋膜组织撕裂的程度,以及暴力的方向、大小有密切关系。直接暴力所至的粉碎性骨折,鹰嘴周围软组织损伤较轻,暴力方向朝向肘前部,因此骨折块移位不明显。
本病是由于外伤引起,除了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外伤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X线侧位片较容易确定骨折情况,骨折应与尺骨鹰嘴顶端肌腱内的籽骨及尚未闭合的骨骺相鉴别,难以鉴别时应拍双侧X线片对照。
1.尺骨鹰嘴骨折食疗法:
早期(1~2周),食疗可用三七 10克,当归10克,肉鸽1
只,共炖 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
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
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
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甲鱼等,能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