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详细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阻滞)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 典型症状:头晕 乏力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 心搏漏跳 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sinoatrial block,SAB)简称窦房阻滞。系窦房结周围组织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传出到达心房的时间延长或不能传出,导致心房心室停搏。
典型症状:头晕 乏力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 心搏漏跳 传导阻滞

  一、症状

窦房传导阻滞可暂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窦房阻滞患者常无症状,也可有轻度心悸、乏力感以及“漏跳”,心脏听诊可发现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漏跳”(长间歇)。如果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的阻滞,连续发生心搏漏跳,而且无逸搏出现,则可出现头晕、晕厥、昏迷、阿-斯综合征等。另外,尚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一度窦房阻滞表现为窦房传导时间的延长,在体表心电图上难以诊断;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根据病史、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可确诊;三度窦房阻滞表现为窦性P波消失,与窦性停搏鉴别困难。

一、发病原因

1.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40%,因心肌缺血导致窦房结周围器质性损害。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其窦房阻滞发生率为3.5%,比窦性心动过缓要少得多,其发病原因可以是继发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另外窦房结缺血或梗死亦常见。此外,也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炎症或缺血所致的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等。

2.高血钾、高碳酸血症、白喉、流感等。

3.窦房结周区的退行性硬化、纤维化、脂肪化或淀粉样变。

4.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维拉帕米、丙吡胺、胺碘酮、β受体阻滞药等)中毒以及大剂量使用普罗帕酮亦可引起,但多为暂时性的。

5.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的健康人 可用阿托品试验证实。

6.少数原因不明,个别可为家族性。

7.少见于静脉推注硫酸镁所致(不能排除因注射速度过快所致),低血钾(<2.6mmol/L=时也可发生。

8.少数可同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呈进行性加重,称双结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由于窦房结发出的激动电位很小,在体表心电图上描记不出,只有用窦房结电图才能记录到,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要通过窦房交接区至周围心房肌,使心房肌除极产生心房波,即窦性P波,以此来间接测出窦房结的活动。窦房阻滞与窦性停搏不同,窦房结仍按时、有规律地发出激动,但激动从窦房交接区向外传至心房肌时,发生传导延缓或不能传出,为传出性阻滞。前者表现一度及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后者表现为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或三度窦房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预防

窦房传导阻滞多数为无症状,心率显著过缓时可引起乏力、头昏、胸闷等。严重者可引起心原性昏厥。轻者无需治疗。顽固而持久,并有晕厥或心原性昏厥发作者,需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发病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合理使用洋地黄制剂、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起居有常、饮食适当、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体育锻炼,以使筋脉气血流通。

窦房传导阻滞鉴别诊断

  1.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

 由于变异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的P-P间期长短不一,有时难与窦性心律不齐相鉴别。根据以下几点可作鉴别:

(1)必须是用文氏周期所计算出的窦性激动周期:用该周期对心电图各导联出现的类似文氏周期的P-P时间所画出的梯形图结果大致符合诊断者,方能诊断此型窦房传导阻滞。

(2)文氏周期周而复始。

(3)窦性心律不齐时P-P间期与呼吸有关,呈逐渐缩短又逐渐延长的特点。而此型传导阻滞P-P间期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是逐渐缩短.最后出现一次接近2倍短P-P间期的长间期。

2.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与3∶2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鉴别

 均可呈短的P-P间期与长的P-P间期交替出现,但二度Ⅰ型3∶2窦房传导阻滞的长P-P间期小于短的P-P间期的2倍;而3∶2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长的P-P间期是短的P-P间期整倍数的2倍。

3.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鉴别

  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长P-P间期不是短P-P间期的2倍。而3∶2窦房阻滞二度Ⅱ型长间歇的P-P间期恰为窦性P-P间期的2倍。

4.二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心律不齐的鉴别

 不同点为二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的P-P间期突然缩短、突然延长,与呼吸周期无关。而窦性心律不齐时P-P间期为逐渐缩短,逐渐延长,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短,呼气时长。

5.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鉴别

 窦性停搏一般无明显规律,长短P-P间期不存在倍数关系,并且在一份心电图中很少见停搏间期相等的窦性停搏。而在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时,不论阻滞的程度如何,长的P-P间期总是短的P-P间期的整倍数。并且,其长度相等的长P-P间期可反复出现。窦性停搏时往往低位节律点也被抑制,一般情况下不易出现逸搏。而在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时,心脏停搏过久,常易出现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及逸搏心律或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心律。

6.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与持久的窦性停搏的鉴别

 三度窦房传导阻滞有时有房性逸搏性心律或逸搏;窦性停搏多无房性逸搏或逸搏性心律,是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的病理因素,同时抑制了心房异位起搏点。但是有房性逸搏性心律者也不一定就是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出现房性逸搏性心律,此时鉴别是很困难的。在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中,如果在长时间不见P波之前曾出现过短暂的或较久的窦性停搏,则可诊断为窦性停搏;如曾出现过一、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则可诊断为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室传导的鉴别

 有以下几点:

(1)窦房阻滞可有房性逸搏性心律,后者则无。

(2)窦房阻滞多以房室交接区性心律为基本心律,故QRS波多为室上性,而后者多宽大畸形。

(3)后者常伴有高血钾所致的高尖T波,而前者则无。

(4)如有血钾增高,或临床上可查知导致高血钾的疾病存在时,则常形成弥漫性完全性房内阻滞引起窦室传导,而对窦房结的影响较少。

窦房传导阻滞饮食保健

饮食注意事项:饮食清淡,少肉多素,戒烟戒酒,其他无特殊禁忌。

食疗:止痛药茶取红花15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降香 10克,丹参30克,加水煎煮之后去渣取汁,取药汁代茶饮用,每天服完1剂。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适合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期的病人饮用。

红花蜜汁 取红花150克,川芎150克。加水煎煮后去渣留汁,将药汁倒人锅中,用小火熬成浓汁,冷却后加入蜂蜜调匀服用。每天服3次,每次 10毫升,可服30天。适宜冠心病心绞痛疼痛已经缓解,但是还有胸闷憋气、舌质紫暗等血瘀气滞表现者服用.

参红粥取太子参50克,红花10克。将两味药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在药汁中加入洗净的粳米30克,绿豆20克,煮成稀粥服用,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适宜冠心病恢复期气虚乏力、胸闷心悸等气虚血瘀表现者服用。

低血压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